2023-12-29 16:25:08 董旦旦
“这些草莓都是刚从大棚里摘出来的,你们觉得好的话,可以自己去采摘。”12月25日,在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两岔河村307省道旁,高岁芳正向停车购买草莓的顾客介绍果品情况,并邀请顾客去自家的草莓大棚体验采摘的乐趣。
今年43岁的高岁芳是土生土长的板桥人。前些年一直在外创业,通过开办美容院赚了钱后,便萌生了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的愿望。回乡后,高岁芳尝试起发展草莓产业。
得益于黄沙岭隧道建成通车,这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快捷高效,高岁芳想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从开始不到1亩地的种植规模,到后来在上湾村流转土地20亩,建起了10座大棚的草莓与甜瓜基地,注册成立商洛方缘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短短几年间,高岁芳的基地规模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我们基地采用蜜蜂授粉,保证了草莓长势好、品质优。”高岁芳指着大棚里的蜂箱说,“每天,我都坚持在大棚里记录草莓的生长情况,摸索种植草莓的经验。”
为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高岁芳租用两岔河村20亩土地建成13座连片设施大棚,成立方缘达草莓采摘园,带动扶持周边8户群众发展草莓产业,常年安置当地残疾人及周边120余名群众就业,为板桥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草莓小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注入了新活力。
“有了这个基地,我们夫妻二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近就业,通过季节性务工一月可增收4000多元。”年近六旬的村民王双彦对于草莓基地的建成表示支持,依靠发展产业致富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乡种植草莓。目前,共发展2个基地,有23个大棚。时下,基地里不同品种的草莓长势喜人,从今年12月初到次年6月陆续成熟,欢迎大家前来采摘体验。”高岁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