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4 08:45:58
当前,芦笋已进入冬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期。为提高芦笋冬季田间管理水平,夺取春笋丰产丰收,2023年12月28日,在睢县科学技术局组织下,河南省果蔬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睢县)(以下简称服务团)一行5人在团长刘伟带领下,深入到睢县潮庄镇万亩芦笋基地开展芦笋产业技术指导与培训,现场“问诊”“开药方”,为广大种植户送上了一场“及时雨”。
针对当前冬季芦笋管理和明年开春后采笋的实际需求,服务团向农户发放200瓶冬季清园使用的杀菌消毒药物代森铵(施纳宁)、采笋工具剪刀100把以及芦笋种植技术专业书籍300本。
服务团突出成效,创新服务方法,践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中”的产学研用创服理念,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把课堂搬到田间,把本次服务活动设置为室内理论技术培训与田间现场技术指导两项内容。
室内理论技术培训在郭庄村室举行,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在万亩芦笋基地开展。商丘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果蔬技术科科长余秀真,潮庄镇党委书记吴金梅、镇长袁洋、农办主任陈强,郭庄村委村支书张防震,河南华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峰以及种植大户113人参加相关活动。
潮庄镇2014年引进芦笋种植,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打造产业强镇。2018-2019年达到芦笋种植高峰期,集中种植面积约5万亩,建设有万亩芦笋产业园和芦笋公园,2019年获批芦笋小镇、绿色芦笋生产基地。万亩芦笋基地核心区现有芦笋种植面积5000余亩,主要种植的品种是华淼F1,株高260cm左右,叶色浓绿,包头紧,粗细均匀,无空心畸形,抗病性强,平均单支重30克,直径1.3-2.2cm的一级笋率达96%,是白绿兼用新品种,成年笋标准笋田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比其他品种增产46%以上,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是一种优异的种质资源。
培训课上,团长刘伟从芦笋的生物学特性(认识芦笋)、良种介绍与筛选、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销售、未来市场行情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述。针对芦笋长势弱、直径较细、嫩茎少、采后纤维化快、不易贮藏等农户最关心的问题,与农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解答,并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室内技术培训结束后,为了让农户更好的掌握当前芦笋冬季种植与管理技术,服务团和农户来到芦笋基地,将课堂搬到田间,将芦笋种植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入浅出的讲解、指导与示范芦笋冬季管理方法、注意事项并分析未来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
在种植大户张文超的笋田里,张国峰向在场的种植户再三强调:进入深冬季节,温度下降,要特别注意极端低温天气下的管理措施。芦笋是一种多年生植物,进入冬季,芦笋会进入一种特殊的休眠期,此时它们会把根部的营养储存起来等待下一年春季发芽。冬季芦笋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枯黄,关于芦笋的清棵(地上部分清除或称清园)可以根据芦笋生长情况,在植株大部分枯黄、枯死时进行清棵,可以放在年前或者年后,但清棵后,一定要注意笋田的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建议使用药物代森铵,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如果冬季地里土壤干旱,可以大水漫灌给足越冬水,浇水后,对于老笋田浇水后可以不用覆土,新笋田需要覆土2-3cm护根,土覆在根部,目的是保墒保温,以免芽盘生长点发生冻害。冬季建议一般不用施肥。
“有的相同问题,农户问了好几遍,服务团服务态度非常认真,有耐心,而且有专业技术,农户光知道种,理论这方面非常欠缺,服务团不光有理论而且有实践经验,讲解的通俗易懂,按照专家讲解的方法去做,明年的经济效益肯定会所提高,农户十分满意”,郭庄村支书张防震激动的告诉记者。
刘伟表示,芦笋产业是一个高经济价值的有潜力的特色产业,下一步,服务团将继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盘活科技和人才资源,持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芦笋管理与田间科技服务,提高笋农种好芦笋的信心,促进芦笋丰产丰收,为提高农户收入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当日下午,服务团一行又来到睢县腾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大棚草莓品质提升、营养液配比调整、减少畸形果、采收,以及大棚温度湿度调控方面与种植户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交流,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