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新泰小伙念活“地瓜经”: 种瓜得“栗”,秧比瓜贵

2024-01-05 09:03:43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在新泰市一个地瓜种植基地里,种瓜却能得“栗”;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以往大多当成垃圾处理掉的地瓜叶和地瓜梗,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了国际客商青睐的保健蔬菜,每吨售价高达2150美元,价格远超地瓜,成了“金条子”。

种瓜咋能得“栗”? 地瓜叶和地瓜梗是如何变成“金条子”的?

左臣明(左)在甘薯脱毒组培扩繁中心实验室内介绍情况。

事儿还得从基地负责人——左臣明的“地瓜缘”说起。1987年,左臣明出生于石莱镇木厂峪村,为讨生活,初中毕业后开始在青岛街头卖烤地瓜,后来发现商机,他开始贩运地瓜。2012年,新泰推出支持返乡创业系列优惠政策,左臣明揣着卖地瓜挣的钱和“地瓜梦”返乡创业。

新泰山地丘陵多,地瓜是传统农作物。回乡后的左臣明,开始收购、销售当地农户种的地瓜。“当时村民地里基本上都是老品种的淀粉类地瓜,不仅产量、价格低,而且种植模式落后,劳动强度大。” 左臣明回忆说,“产业迫切需要升级。”

工人正在育苗基地内分拣地瓜苗(资料图)。

产业要升级,首先要打出个“样”来。为此,左臣明开始流转土地,采用新模式种蜜薯。机器起垄,铺上地膜和滴灌带,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秋收后效果一下就出来了。此后,当地不少群众开始跟种,效益有了明显提升,左臣明成了大伙眼中的“地瓜大王”。

当地地瓜种植面积大,群众每年都要从外地大量购买苗子,不仅花费高,而且质量不好把控。左臣明有了培育地瓜新品种和育苗的想法。为培育新品种,他跑遍大江南北,搜集了300多个地瓜种质资源。2017年,他依托中国科学院在当地建立了甘薯脱毒组培扩繁中心,采用生物脱毒育种技术,正式开始地瓜育苗和新品种繁育。

“这是我们培育的一个新品种,口感、香气和板栗差不多,我们称它为‘泰山板栗香’。”2023年12月28日,左臣明拿着一个纺锤形的地瓜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品种还在审定过程中,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实种实收显示,这个品种具有香、糯、甜,无丝的特点,口感非常好,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左臣明公司生产的红薯梗水包菜(资料图)。

在卖地瓜、育新种的同时,左臣明的眼光一直没离开地瓜田:“满地绿油油的叶和秧都被当垃圾处理掉了,很可惜,应该好好利用起来。”偶然的机会,左臣明了解到,地瓜叶和嫩茎在日本很有市场。

为此,2022年他开始尝试地瓜茎叶采收加工,经过腌制、脱盐等工序后制成水包菜,产品成功获得日本客商认可,售价每吨达到2150美元。

左臣明介绍,地瓜从种到收,时间为170-180天,过去村民只是等到霜降后收地瓜,期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现在,地瓜种下后,45天就可以采叶、采梗;整个生长季,茎尖可以采三次,嫩梗可以采两次,农民每亩地可采1500-2000斤带叶的茎尖、4000多斤嫩梗,亩均增收3000-4000元,加上地瓜收入,当地农民种地瓜亩均纯收入达到4000-6000元,效益比过去翻了一番还多。

现在,作为山东建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左臣明,已有600多亩鲜薯基地,600多亩育苗基地。年鲜薯供货量超过15万吨,年供应地瓜苗3亿株左右,地瓜叶梗加工量4500多吨。通过“公司+加工厂+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辐射带动当地地瓜种植面积超3万亩。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赵洁 赵中磊 许长红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