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一路“黔”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头雁”导师团第二、第三分队贵州行走笔

2024-01-17 14:32:01   

育强“头雁”队伍,赋能乡村振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孜孜以求思考和探索的中心课题。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一场从中央到地方“头雁”实践,在黔地吹响了冲锋号。

新的赶考之路已经启程。作为贵州“头雁”项目委培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从2022年开始,对贵州“头雁”学员进行为期一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创新了“321+N”培育模式。

5Q8A5887

2024年刚开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征兵、徐怀德、王渭玲、郭延平、吉红、赵春平教授等一行16人组成的“头雁”导师团就兵分三路,奔赴黔地,为“头雁”学员们开展回访指导活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委派专人全程陪同,各市(州县)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配合,保障了此次回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此次回访指导,是第二阶段导师实地现场指导的重要环节,分为三队进行。第一队赴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安顺市等4市8县,围绕食用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12家企业(合作社)开展指导;第二队赴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兴仁市等1州2市6县,围绕特色蔬菜植物、油和粮食加工等产业10家企业(合作社)开展指导;第三队赴黔南州、黔东南州、福泉市等2州1市5县围绕养殖业、中药材等产业8家企业(合作社)开展指导。导师团兵分三路,实现了黔地全覆盖,各产业链均有“头雁”导师指导。

走好“关键一步”

如何在共商共议中凝聚共识,寻求发展良策?

力求“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是“头雁”培育的“关键一步”。

1月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导师团第三队5人导师团,对瓮安2022年和2023年选派学习“头雁”学员进行实地回访指导。在贵州瓮安天文塘屏云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座谈。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瓮安县农业农村局、天文镇党委、瓮安县总工会等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全力配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接受“头雁”导师“执灯引路”。

IMG_256

座谈会上,2023年第一期“头雁”学员暨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正发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和本镇的产业情况。2022年第一期“头雁”学员唐春、刘凌志,就规模饲养牛羊中如何才能提高肉质品质问题对导师进行了咨询。2023年第二期学员丁明辉就如何科学选种、配制饲料、减少成本,扩大规模向导师请教,林清副教授按学员提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王艳花副教授对乡村振兴中如何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详细解读。                                                        

IMG_257

瓮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向导师团介绍了全县的产业发展和急需的人才培养,希望能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厅的大力支持。

IMG_258

用好“关键一招”

怎样解决“头雁”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领和带动当地产业提质增效、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实行“精准问诊、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是“头雁”培育的“关键一招”。

1月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队导师团到兴仁市开展“头雁”导师回访调研。

IMG_256

导师团先后到城北街道金线莲种植基地示范点、薏品田园街道安和社区食用菌基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现场听取汇报、与“头雁”深入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两处种植基地的发展情况。

IMG_257

调研过程中,导师团对金线莲和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和长势进行仔细观察,并指出目前金线莲和食用菌在种植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向“头雁”们耐心讲授解决方法。

IMG_258

然而,这并非个例。此次被回访、参与回访学员共计80人(含中国农大、华南农大3个学员),导师团就“头雁”们目前在各自的产业发展领域内遇到的难点、痛点开展深入交流,切实帮助“头雁”们解决产业经营管理、产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头雁”们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操作方案。

据西农大贵州“头雁”项目负责人介绍,自“头雁”项目开展以来,兴仁市每年都选派10名左右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种植养殖大户到农业院校进行培训,通过一个月的集中授课、一学期的线上培训、一位导师的帮助和一系列的扶持等“四个一”的培育模式,实现“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培育目标,让“头雁”们通过培训后,能切实引领和带动当地产业提质增效,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落好“关键一子”

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贵州省“头雁”培育质量,达到学与用的更好结合?

用好“真情之招、精准之招、长效之招”,是“头雁”培育的“关键一子”。

1月7日上午,第二队导师团一行5人,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覃江主任的带领下,来到盘州市贵州黔玖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黔九洲”)进行回访调研。

1705302251661

黔九洲公司负责人骆科举万千欣喜,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导师团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导师们汇报了自身黔九洲菌汤包厂目前的发展状况和与西农建立专家站前后的产业发展对比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后,也提出自身企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并虚心向导师们请教。

“一是企业融资难题;二是结合导师们的经验,提出如何破解销售难题;三是人才稀缺,是否能与西农建立校企联合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事宜。”骆科举高兴地告诉记者,针对所提问题,导师们都逐一给出具体措施。

1705303313934

如何解决八月瓜籽粒太多的事宜,做到少籽或无籽?

做面条的小麦品种和外地优质小麦与本地环境是否相匹配?

……

这是贵阳八月瓜种植基地负责人高兴琴、盘州市德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涛、贵州七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应柱、盘州市火铺兴胜羊业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唐胜虎、盘州志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官成、水城泡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瑾及盘州市红果益民农业观光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彦海等“头雁”提出的“贵州之问”。

“会议过程中,‘头雁’学员都把握时机,争相发言请教专家导师们解决自己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专业问题。导师们边听边记,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都做出权威解答,或是给出相应资源,帮助学员们答疑解惑……”盘州市农业农村局的陈帅认为,“头雁”导师们聚焦“急难愁盼”,用“一站式”解决“一揽子”问题。“有这么一句话,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群‘头雁’的背后,是广袤乡村澎湃的强大追梦力量。”

IMG_258

在兴仁市金线莲基地、安和社区食用菌基地,第二队导师团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延平教授,针对金线莲、食用菌在种植、管护、病虫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在兴义市“头雁”学员徐蝶脐橙基地、安龙县“头雁”学员陈廷先枇杷基地,还现场教授了果树修枝、套袋等技术。

IMG_256

落好“关键一子”,带动“满盘皆活”。第三队导师团一行,来到“头雁”学员创办的麻江县余安速生态种养殖场,实地了解学员在“头雁”项目培育过程中所学技术的运用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就粪污处理问题为学员答疑解惑。真正地解决了“头雁”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学员提高认识、拓展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其做大做强自身产业,进一步提升“头雁”学员农业产业发展和孵化带动能力,引领和带动当地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08c949ccef17132878fde5f88c96de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林清副教授说:“这次来感到非常高兴,能见到我们的学员,扎扎实实在这个一线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余总这个厂子,这个猪养得非常好,我给他建议下一步从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利用这一块,物体的部分可以做一些附加值比较高的那些东西,像化肥。液体这一块可以做成小包装的水溶肥、液曼肥,在目前这个养殖效益不太好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收入的补充来源我感觉是有前途的。”

未来可期,麻江县余安速生态种养殖场养殖大户余安速很感激:“受益匪浅,因为他教了我怎么去把这个粪污和那个粪液怎么去处理,才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周边的环境的老百姓,所以很感谢林教授到我们厂指导。”

微信图片_20240116091837

不负青山,方能怀抱金山。自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开展以来,产业之树已开花结果,集体经济已穰穰丰年,乡村振兴已着眼可望……

“头雁”的“千万工程”实践,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一个逆势崛起的产业发展较优的省份,贵州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国人面前。 

全媒体记者:王婕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