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14:51:21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去年五月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携手,在榆阳区建立了五个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产业发展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专家工作站)。由榆阳区提供经费支持并安排专门办公场地,西农大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头雁”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技术转化,助力“头雁”产业规模扩大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头雁”联农带农能力。
为考察了解专家工作站基础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成效等方面情况,深入实地解决“头雁”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帮助“头雁”学员壮大自身产业,提升联农带农产业发展和孵化带动能力。1月20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头雁”导师团,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全面开展回访指导活动。
导师面对面
当天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罗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雄,与“头雁”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邹志荣、徐怀德、陈军,副教授郭亚军、刘德敏等一行,到榆阳区考察了“头雁”培训第二期拟建专家工作站单位,并开展座谈交流。
“鼓励‘头雁’从自身产业发展的角度思考,面对面与专家交流,畅所欲言,提出问题,让导师专业解答。”这是王雄的开场白。
“头雁”学员、大河塔镇白南沟村党支部书记、榆阳区东三乡家庭农场负责人谢艳军说,他主要从事种植和农机社会化组织服务,还有羊头产业。他的种植业从几百亩发展到上万亩,有效解决了当地土地撂荒的问题。目前,已注册了大河塔羊头品牌,在全镇初步形成了产业链。“专家工作站很重要,给大家带来了技术,提升了效益,‘头雁’之间还能相互学习、交流。”下一步,怎样做强“小羊头”大产业,提升“大河塔羊头”的品牌知名度?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统一加工、包装、上市,有效促进羊头行业科学管理、规范生产、长远发展,让产品走出榆林,走向全国……”“头雁”导师细心聆听,然后传道、授业、解惑,让难题迎刃而解。
“羊绒多少钱一斤?”听完“头雁”学员、榆林市榆阳区程翔家庭农场负责人杨镇通的介绍后,邹志荣马上提问。
“130多元一斤。”
“市场前景怎么样,接下来怎么办?”
“前景很好。下一步,我将扩大规模,改善硬件设施,提升产品质量,打响榆阳区羊产业牌子。”
……
汇聚“大”专家,服务“零”距离。据王雄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培育榆阳“头雁”97 名,第一期 47 名“头雁”圆满结业。第二期“头雁”培育班 50 名学员已完成第一阶段培育任务,目前正在第二阶段线上学习与返岗实践学习中。榆阳区“头雁”第一二期学员问得深、问得细,而导师回答,同样一丝不苟。
交流心连心
座谈会上,“头雁”学员、榆林市榆阳区许艳峰家庭农场负责人许艳峰抛出了“三连问”:“我主要从事高粱和葡萄种植,请问种植哪些小杂粮品种,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丘陵山区有哪些适合的小型农机具?怎么才能理想地回收残膜?”
王雄现场表示,“这是榆阳区种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西农大将安排‘头雁’导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科学的指导方案。”
听了“头雁”学员、榆林旭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换换的介绍后,罗军详细询问了鸵鸟产品开发情况,告知她如遇到实际问题,多向专家请教。罗军建议,“多到有成熟经验的公司去学习、考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旁边的邹志荣接过了话茬,指出了她还存在技术管理上的不足。“首先,在管理上要解决‘养好’的问题;其次,在营销上更要‘卖好’的问题,鸵鸟产品不宜开发太多,要根据市场需求,突出重点和优势,拿出拳头产品。”
陈军表示,“用现代工业技术武装现代农业。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开发工业技术,在保证质量和特色的前提下,用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员投入,提升产品质量。”
徐怀德表示,“榆阳农业有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因此要进一步挖掘榆阳区好的农产品,壮大产业链,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好产品走出去,扩大市场。”
郭亚军表示,“‘头雁’要围绕产业链发展,把专业化和多元化科学结合,让自己的特长在最专业的领域发挥。”
宾主双方坦诚交流,现场热烈的讨论把座谈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整个会议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头雁”学员纷纷表示,即将成立的专家工作站,将帮助大家充分利用西农大强大的专家队伍,依靠科技创新,解决产业上的关键技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让榆阳“头雁”品牌名气更响、牌子更亮。
服务实打实
新年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邹志荣认为,“在‘头雁’培育中,榆阳区着重提升‘头雁’的创业意识,彰显出‘三高’特色。一是高起点规划设计,二是高标准培训管理,三是高水平发展产业。在新的一年里,专家工作站将发力成果转化、技术落地,突出特色产业,联农带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做大做强‘4+2’产业。同时加大培育工程深入持续,真正把榆阳这个旗帜树立起来。”
思想一旦高翔,创造定会无疆。“‘头雁’专家工作站,相当于‘外脑’和‘智库’,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接下来,就要系好‘扣子’积极干,养好‘脑子’带头干,甩开‘膀子’大胆干!”座谈会上,榆林市榆阳区耀国家庭农场负责人思耀国豪情万丈。
“‘头雁’产业类别多,要发挥专家工作站导师的技术特长,发展壮大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体现担当和使命。鼓励‘头雁’勇于创业,更贵在坚持。同时,还可以到西农大来和导师交流。”王雄说。
罗军指出,榆阳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头雁”培训工作,“头雁”也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思考着怎么样带动产业发展。榆阳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专家工作站,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坚持下去、做得更好!2024年还会建立新的专家工作站,站上不仅有西农大的专家、教授,还可以邀请榆阳区优秀的“头雁”加入专家队伍中来。
“让头雁专家工作站更好地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罗军强调,目前“头雁”提出的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也给专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今后进一步发挥专家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重点进行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助力“头雁”引吭高歌,“雁阵”声声相和,奏响悠扬嘹亮的乡村产业振兴之歌。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