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 | 田东村:三力齐发“壮筋骨” 集体经济“发新枝”

2024-01-29 15:28:13   

开栏语

新年新气象,新春再出发。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将更加稳健有力。春节将至,我们农科记者再次整装出发,走进田间地头,来到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畅谈,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全媒体报道方式,记录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动人故事。《中国农科新闻网》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推出来自全国各地一线的生动报道,展现村落乡间的浓浓年味,见证田间地头的点滴变化,讲述感人暖心的民生故事。在行进中倾听发展农业强国的铿锵足音,抒写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壮美华章。敬请关注。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2023年来,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开展集体经济“消薄培优”行动,实现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和美乡村焕发全新活力。

图片

1月18日,走进杨陵区揉谷镇田东村的双拱双膜温室大棚,关不住的绿意瞬间在眼前铺开。层层叠叠的绿叶下,翠绿的西红柿像一串串珍珠从藤蔓上垂下来,场景煞是喜人。

“最近这两天连续阴雨,我们主要做一些疏果工作。二月中旬,果子预计可以大量上市。”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苏路哈说。

图片

田东村土地肥沃。2018年底,田东村启动火龙果种植项目,但由于人才匮乏、管理不善、销路不畅等原因,连续两年亏损,发展也陷入瓶颈。

“以前我们村集资建了6个大棚种火龙果,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也没有打开市场,基本没挣到钱。”揉谷镇田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大伟表示。

缺乏支柱产业,就无法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为了拓宽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田东村开始改变“单打独斗”的思路,引进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推动资源要素有机聚合,寻求发展新突破。

图片

赵大伟告诉记者,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田东村积极引入了“杨陵区农业投资公司+雨露公司+田东村农业产业联合体”的发展模式。“国有企业能帮助我们申请资金、策划项目,私企能帮我们解决技术和销售困难,这个模式能帮助我们解决资金和市场两大难题。”

品种引进来了,大棚用起来了,资源也“活”起来了,技术与销路的难题怎么解决?新模式的运用为田东村送来了新希望。

据了解,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种植和销售两大板块。其中,技术方面从育苗、定植、水肥管理、补光以及工人技术培育等实行“一条龙”服务,销售方面则通过大型商超、抖音与微信小程序、社区团购三个渠道进行。

如今村内的新产业既带动经济了发展,高峰期还可为2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朱西娥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我在这儿干活,不仅提高了我的收入,也能掌握栽培技术,这离家也近也能照顾好家。”朱西娥笑得合不拢嘴。

汗水浇灌,产业花开。在新模式的支撑下,田东村今年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变化。“今年村集体经济的预估收入30多万元,但是因为我们只占股39%,所以经营性收入折算下来有13万左右。”赵大伟表示,村集体将坚持地租优先,地租保底,优先保证村民地租。

图片

田东村只是杨陵区狠抓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杨陵区深入推进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探索建立了“1+2+N”工作制度体系,借助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途径,不断丰富“村集体+工商资本+农户”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新进展、新变化、新成效。

图片

目前,已分别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和整省试点验收,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经验交流县区。据了解,2023年杨陵区实现了全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村1个,超过200万元的村2个,超过50万元的村15个,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

图片

“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认真汲取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推动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荣国说道。

记者:吴凡 李泉林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