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15:13:27
照片是瞬间的艺术,记录着变化,留存着记忆。在定边县,有一位老摄影家,70多年来以镜头为笔,拍摄了5万余张纪实照片,为定边县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将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现场定格成永恒。
在陈天宝的家中,记者见到已是耄耋之年的陈天宝,尽管听力有些衰退,当谈到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摄影事业时,陈天宝目光炯炯,在他的书房里,精神奕奕地向记者讲述着他70多年来的摄影历程……
小小的书房里,挂满了他拍摄的照片,放着他各个时期使用过的相机、获得过的证书,对它们,陈天宝如数家珍。记者也在陈天宝的介绍下,用目光“触摸”着那些熟悉的老物件,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那个物资匮乏、人情淳朴的年代。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 陈天宝:老家是山西临县碛口,我16岁来定边,当时挣的工资低,35块钱挣了15年,投稿有稿费,这就能给我解决大部分问题。
受限于当时的生活环境,陈天宝学过画画、拉过二胡、干过木匠,最后又向其伯父陈立文,堂兄陈宝玉、陈宝生学习摄影,随着学习的深入,陈天宝对摄影的兴趣日渐浓厚,拿着相机,陈天宝常常爱不释手。可胶卷昂贵,他虽然频频举起照相机取景,按下快门的时候却十分谨慎。拍完照片,走进暗室,冲洗胶卷、曝光、显影、定影……这些操作构成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摄影生涯。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 陈天宝:定边是个好地方,我把农村多少个大队全都跑过,有的也没有车,就是步走。
在漫长的70多年里,“外乡人”陈天宝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了定边的山山水水,记录下了定边的草草木木,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从底片存档到电子存档,从冲洗照片到电子相册,陈天宝共计拍摄了5万余张纪实照片。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 陈天宝:我照下的照片不管好坏,我底版都保管下,你这个阶段看上不行,过一个阶段这个就有价值了,因为照片真实。所以定边的变化我就以照片说明,比口头介绍要强一点。
“一图胜千言”,在拍摄过无数张照片之后,陈天宝感慨于影像留存的意义。据粗略统计,陈天宝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农民报、陕西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近650多件,他剪裁这些报道制作成册,用以激励自己,也用来教育子女。子女们在他的耳濡目染下,都从事着摄影相关的工作,祖孙辈十多人延续着父辈的摄影之路。
陈天宝大女婿 定边摄影家协会主席 田国印:基本就是手把手地教我,他爱收藏国家的新闻纪实这些报刊,而且他获奖的、刊登的好多报刊,给我教投稿,教我你想钻研哪一方面,必须就要在那方面要下功夫。
陈天宝外孙 田崇安:在外爷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开始喜欢上了摄影,他们倾尽毕生的心血奉献于摄影事业,这种一生只专注一件事的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他们在摄影取得的成就时刻鞭策和激励着我,我将努力把他们的事业和精神传承下去。
看着自己的后辈们都热爱着摄影,陈天宝觉得很欣慰,虽然自己现在已经无法继续拿起相机拍摄,但用相机记录当下的人越来越多。陈天宝觉得,摄影人一生以镜头为笔,记录着当下,而一张张照片也会经过时光流转,会透过岁月留痕,为时代的变迁送上历久弥新的礼物。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 陈天宝:本本分分、诚诚实实记载社会的变迁和我们的美好生活。我确实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我觉着也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