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陇南:打造“强磁场” 汇聚新动能

2024-02-29 18:37:29   

做推介、谈合作、签协议、受表彰……

年味仍浓,但在2024年陇南市招商引资网络推介大会和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现场,每个人都是奔跑的姿态,春节俨然成了“招商节”。

招商引资是稳进提质的“强引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

从“走出去”合作到“引进来”发展,从“单向发力”到“双向奔赴”,从单个领域到全面开花,过去的2023年,陇南举全市之力、聚全员之智,精准发力,联动推进,全方位动员、全领域突破、全链条贯通、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大抓招商,着力打造投资“洼地”、兴业“福地”、服务“高地”,招商团队足迹踏遍全国各地。

一个个重大招商活动,一位位重量级客商、一批批优质项目,激活招商引资的“新动能”,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数据显示,2023年陇南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324个,签约资金485.44亿元,同比增长21.48%;实现省外到位资金439.79亿元,同比增长112.71%,新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67.36%,开工率100%。

20240229184245669-23-986c1.png

全领域突破,强力打造投资“洼地”

2023年6月底,上海电力投资12.25亿元的宕昌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成功签约。半年后项目坑基已开挖,风力发电的机组订购及租赁项目用地等工作有条不紊。

随着中国电建、紫金矿业、招金矿业、中核电力、浙江伟明环保公司等头部企业的成功引进,特别是上海电力将西北总部设立在陇南,陇南招商引资呈现出数量有突破、体量创新高、质量大提升的良好态势。

源头活水,澎湃动能。一边是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一边是招商引资瓜熟蒂落。成果的背后,是陇南招商人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无限诚意。

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新举措,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大引资、引大资的火热局面。

从全市重点会议到相关部门会议,陇南逢会必讲,全方位布局。从北上广到长三角,陇南全领域突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身新一轮招商战局。

2023年,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赴外开展招商考察活动164批次,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参与、部门联动”的大招商格局。

心中有数,手中才有策。“我们通过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驻外招商等方式,多兵种协同作战,聚焦引大引强引头部。”市招商引资局局长王瑞说,陇南精准对接华为公司、盼盼集团、广药集团、广发集团、北京新里程等“三个500强”和上市公司,先后与上海浙江商会、湖北省浙商企业联合会、甘肃省浙商企业联合会、甘肃川渝商会、四川甘肃商会、兰州大学、川商总会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吸引带动更多外地客商到陇南投资兴业。

依托“朋友圈”,撬动“产业圈”,陇南瞄准“节会”这片蓝海,成功举办网络推介大会、2023年“浙商陇南行”、第三届鲁企走进甘肃·2023陇南投资洽谈会、2023美丽乡村国际论坛、2023年全国消费帮扶工作现场观摩调研暨重点企业“陇南行”、川渝企业陇南行、陇南经济开发区首届“企业家日”座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先后在广东惠州、山东青岛、香港、四川成都等地召开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

积极组织参加了第二十九届兰洽会开幕式暨丝绸之路合作发展高端论坛、中东欧博览会、第五届西洽会、第十九届西博会、中非长沙博览会、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四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洽会等重要节会和重点招商活动,不断扩大对外招商“朋友圈”。

新设立驻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招商服务中心,构建“点线面”一体的招商网络,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水平和效能。

昨天的招商支撑今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发展。

陇南紧扣园区产业“主阵地”“主战场”,鼓励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联动、区域协同的经济发展格局。武都东盛商贸物流港“供应链标准体系助力乡村商贸流通降本增效”经验做法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优秀典型案例予以推广,陇南油橄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武都祁连山循环经济建材产业园、文县新材料产业园、南部山区乡村振兴茶旅融合休闲产业园加快建设。

据统计,陇南经济开发区新签约项目8个,签约资金25.97亿元,实现省外到位资金7.81亿元。

20240229184245696-50-db450.png

全链条贯通,全力培育兴业“福地”

成都、陇南共饮一江水,交通相连、人文相近、习俗相通,有着久远的交流交往史和鲜明的发展互补性,自古以来两地经贸文化交流频繁密切、影响深远。

合作才能发展,共赢才有未来。2023年6月28日,陇南市招商引资推介会议在成都举办,围绕工业、农业、医药、文旅康养、基础设施、现代服务、能源开发等重点领域,陇南谋划重点招商项目158个,总投资871亿元,旨在携手开创陇蜀两地区域协作新篇章。

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群,增强一条或者多条产业链,引进一个就能带动一批、辐射一片。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招商引资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招什么?陇南人心中有本账——

陇南用全产业链思维推进招商引资,重点筛选推出一批链条型、基地型、龙头型产业链项目,赋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产业链招商不是“新词”,如何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陇南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推进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地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谋划了13条特色优势产业链,逐链制定建设方案,绘制全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图谱。

花椒、油橄榄、中药材、文旅康养、有色冶金、非金属、现代物流、新能源、白酒酿造、核桃、茶、苹果、重晶石等产业链涉及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条产业链、一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全市产业链“总链长”、市级分管领导担任“链长”、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执行链长”,相关责任部门分工协作的产业链链长制不断延伸,扶优培强各个产业发展。

谋字在先、拼字见效。

“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2023年,陇南成功引进了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投入产业链发展引导资金3.7亿元,发展链主企业53户,全链条谋划储备产业链项目565个、总投资1422.6亿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68个。

畅物流、促招商、聚产业……项目、投资连连加码,数量和质量并重、签约和落地齐抓、政策和服务同步,越来越的企业在陇南放心投资、舒心生活、安心发展。

20240229184245887-1-2de34.png

全要素保障,倾力构建服务“高地”

正月十五未过,西和商业广场年味浓浓,谈商铺、看社火……热闹非凡。

西和商业广场项目由浙江天基茂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23年4月上旬开始洽谈,4月24日开展实地考察,7月3日在第29届兰洽会上正式签约,8月10日开工建设,从洽谈到开工,用时仅4个月,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最优的服务跑出了陇南招商引资‘加速度’。”西和县杭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兵如是说。

招商引资,“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才是关键。

无论从项目签约,还是落地开工、竣工投产,“晒”权力清单、“亮”服务标准、“减”审批事项、“提”服务质量……陇南始终对标“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要求,承诺践诺。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支撑力、区域发展竞争力、经济增长生产力。

陇南相继出台了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机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落户奖励办法、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了“只跑一次”“一网通办”快捷政务服务体系,建立专班制度、包联企业制度、“白名单”制度和“六必访”制度,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服务,让营商创业领域“非禁即入”,营商创业环境“有障即清”,营商创业服务“有需即帮”,营商创业成果“有功即奖”。

通过正向激励、负向约束,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倾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环节更优、更简、更新。全市融资担保机构新增融资担保业务额13.62亿元;市财政每年筹措不少于5000万元资金,兑现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仅2023年各县区及陇南经济开发区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41项,涉及奖补资金3034万元。

措施由表及里,改变由内而外。

陇南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走访、大整改、大监督、大转变”五大活动,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下大力气解决了一些短板弱项,对客商“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困必解”,2023年全市为客商帮办代办事项281件,开展客商服务 988件。2022年陇南数字政府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二,陇南市12345热线开通“陇商通”企业服务专席,实现了按期办结率、回访满意率“双率百分百”。

利好政策不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置身其中,都能感受到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利商、兴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一笔笔投资从全国各地涌来,一个个新签约项目在鞭炮声中破土动工,一家家企业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一场场共享机遇、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不断上演。

岁月可回首,前程可奔赴。我们坚信,今天的拼劲必将转换为陇南明天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不断前行!

20240229184248086-18-ff3a8.png

(靳淑敏)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