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聚焦杨凌“双交会” | “西农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4-03-07 15:00:23   

3月7日,在第十六届杨凌“双交会”举办首日,“西农模式”成为会期热议话题,并与“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这一主题彼此呼应。该模式是基于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演变升级而来。

当天上午,在举行的“西农模式”助力产业振兴大会现场,与会专家认为,这一模式是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吸纳企业、地方经济组织和农户参与的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目前,该模式已走出了一条发挥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累计推广效益达2370亿元。

98270a7d0576ee1a1c9210b9354f22b

科技起笔,绘好“农业高质高效图”

服务国家“三农”发展是农业高校的重要使命。为探索农科教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农技推广新路径,支撑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2005年“西农模式”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18个省200余个市县政府、科技机构、农业企业合作。并与产业核心区生产一线协同建立了30个试验示范站、12个产业研究院、50个示范基地、200多个(示范园),涉及粮食、畜牧、果业、蔬菜以及特色产业30多个,成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源”与“辐射源”。

_MG_2766-opq472609672

专家团队在大棚调研。

期间,校企结合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实现学校专家与基层农技力量的有效对接、科研课题与农业生产问题的有效对接、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区域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校地共建的试验示范站(基地、示范园)70%以上在贫困县区,每年500余名专家常驻在农村,为当地产业扶贫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规划指导、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实现了科技服务与产区需求的有效对接。

创新运笔,绘好“乡村振兴活力图”

围绕榆林及陕西玉米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站以提升玉米科技竞争力为目标,与地市农科院、农技部门和企业协作,进行玉米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集成、推广模式探索,为陕西乃至西北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首席专家薛吉全介绍,“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列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增密度提单产主推技术。该项技术2020—2023年期间,在陕西省累计推广2303.68万亩,增产13.40亿公斤。

_MG_5613-opq477142333

薛吉全(左二)指导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生产。

试验示范站的建立为大学科教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平台,促进科学研究与生产问题的结合,增强科研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小麦为例,培育出的“西农511“等系列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推动了黄淮麦区优质小麦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农立命,为农担当。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生产结合,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探索形成了针对性强、适应不同地域农业特点、行之有效的多种科技推广形式。

产业落笔,绘好“农民增收致富图”

曾经贫穷的陕西眉县金渠镇第二坡村,450余户农民在“西农模式”加持下,将95%的土地种上猕猴桃。2018年,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占到70%以上,人均猴桃收入15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猴桃专业村。

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名专家与10名县农技骨干共同组成团队,校县联合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重点集成和示推广了8项关键实用技术,带动自水县苹果从4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5万亩,产值从5.25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以上,苹果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

山阳核桃试验示范站有10名不同学科专家常驻工作,在核桃嫁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嫁接成活率由10%提高到95%,带动农民高接改良核桃树近1000万株。引领带动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翻一番,产量翻二番,人均收入翻三番。

IMG_256

专家在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树试验示范站调研。

北亚热带果树试验站建在贫困县安康市汉滨区,当地农民可随到随学,通过技术引领使枇杷、柑橘等特色产业成为群众脱贫的“香饽饽”。该区清泉村402户1519人总收入1000万元,枇杷单项收入占50%以上枇杷真正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西农模式”日趋完善和成熟,未来,该模式必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现担当。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耿苏强   实习生:张馨月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