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康县:“码”上说事解民忧

2024-03-28 10:12:44   

为方便群众说事办事,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甘肃康县开发推广“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康县平台”,制作了“民事直说二维码”,引导村民扫码注册认证,实现群众有事“码”上说,干部马上办。

群众扫码注册康县平台后,可按照“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三类情况进行说事,根据说事内容的轻重缓急,将说事事项按“红黄蓝”三个级别进行分类管理,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四种方法进行办理。

20240328101307505-30-c0de7.png

前不久,云台镇上磨村一村民在说事平台上反映了这样一件事,“贾书记,我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麻烦你给帮忙做一下人社生物认证,我还在外面打工,一时间回不来......”看到消息后,该村党支部书记贾生员立即上门为老人进行生物认证,并安排各社进行全面摸底,由村社干部为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上门办理生物认证。

20240328101312712-24-9f641.png_scale_.png

“没有能力和时间对孩子的假期作业进行辅导,担心孩子的假期教育问题。”岸门口镇张家河村部分群众在说事平台反映。

为了解决家长们的这件“忧心事”,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开办“假期课堂”。镇上和村上还为“假期课堂”配备了空调、显示屏、饮水机等设施,让孩子们有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同时,招募村内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报名参与公益教学,为1-6年级的孩子们讲授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多门丰富多彩的课程,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阳坝镇郑河村,是梅园景区入口处的一个小村落,有山泉,有茶园,当地群众过着田园般的生活。但多年来,路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村里的发展,最突出的就是二社群众通社路的问题。“要是能把路修一修就好了,我这腿本来就不方便,想上街,眼前这条坑洼路都走不出去”“挖点天麻还要背到街上去卖,要是路好点,摩托车一带就出去了,多省事”……这是该村群众在说事平台说得最多的事。

为方便群众出行,在接到群众反映的相关事项后,该村立即召开民事直说会议,经全体村民一致同意,修了一条入社步道,随后又对步道进行了硬化。

“摩托车和汽车可以到家门口了,天麻、茶叶再也不用背篓背着去卖了。”七十多岁的罗尚银说:“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啊,路通了,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20240328101312330-27-056f7.png_scale_.png

近年来,甘肃康县以构建善治乡村、和美乡村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镇村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扎实开展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共同”机制创建,畅通线上线下说事渠道,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格局,不断激发乡村善治活力。目前,共收集群众说事13200余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张宝)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