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 10:17:09
一纸经方传千载,一缕药香越古今。一场春雨过后,天气回暖,正是中药材种植的最佳时期。在泾洋街道草坝村的大黄种植基地,村民正忙着除草、补苗、施肥,远远望去一片片郁郁葱葱,入眼皆是绿意,处处尽显生机。
泾洋街道地处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是发展中药材的理想之地。这里的大黄品牌优势明显,2018年镇巴大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入选陕西省15个“秦药”大品种。如今大黄等中药材已成为办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头连着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泾洋街道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务工、合作共建等利益联结方式,让广大农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走出一条和村情、顺民意、增民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据了解,泾洋街道全办种植大黄、天麻、淫羊藿、板蓝根、苦参等中药材面积已逾4000亩,产量达2000吨,产值500万元,通过联农带农带动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今后,泾洋街道将始终坚
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生态同行,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做大做优做强中药材产业,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新业态,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村富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杜海燕、齐兴贵、康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