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在农科城奋力奔跑

2024-04-15 08:59:16   

4月14日7时30分,2024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在杨凌农展广场鸣枪开跑。

4月14日6时,杨凌示范区在春日中“苏醒”。道路两旁,身穿鲜艳背心、短袖的跑者脚步匆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杨凌农展广场。2024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将在这里开跑。

6时30分,杨凌农高会C馆旁,参赛选手正在排队领取早餐。不远处,领到早餐的跑者三五成群,或蹲在地上捧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或站在路边大口吃着夹馍,为即将到来的高强度运动补充体能。

“不要在前半程强求一分一秒,透支体力,否则后面你会付出10倍的代价。跑马拉松要量力而行。”7时许,主持人强调比赛的注意事项。

赛道上,候场的选手已开始热身。他们或是组队一起跑圈,或是在场边拉伸放松肌肉,或是随着现场的音乐节奏踏步。

7时30分,发令枪响,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伴着欢快的音乐向前奔跑。

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田径协会官方赛历的陕西马拉松赛事,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有10个年头。本届赛事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全民健康跑3个项目,同时举办中国警官马拉松赛、大学生半程马拉松赛2个“赛中赛”。来自国内外的2万名跑友相聚农科城,奔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们身上,有许多拼搏的故事。

来自山东省东营市的苏勤生今年70岁,跑马拉松已有20年。他因北京申奥成功喜欢上体育运动,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赛就是2003年在北京参加的。

这些年,苏勤生累计参加380余场马拉松赛,在全球六大洲、18个奥运城市留下了参赛足迹。

“今年1月1日,我在广东顺德比赛;2月在云南曲靖比赛,看了那里的油菜花海;3月去南京溧水跑;4月6日在湖南岳阳比赛,还参观了岳阳楼。”对自己的参赛经历,苏勤生如数家珍,“我听跑友说杨凌马拉松很专业,报名了好几次,终于中签。”

用苏勤生的话说,他现在要么是在比赛,要么是在前去比赛的路上。

本届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苏勤生以5小时35分22秒的成绩顺利完赛。

坐着轮椅也能跑马拉松?来自东北的王小亮还真做到了。在杨凌,39岁的他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63场马拉松赛事。

“比赛前,我脚踝意外受伤,无法正常跑步,但又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所以决定坐着轮椅参赛,重在参与,尽力完赛。”王小亮想通过直播记录自己的参赛过程,激励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

比赛中,王小亮收获了许多善意。“我出发后不久,就有一个孩子冲过来,推着我的轮椅一起跑。”王小亮说,“沿途还有运动员、志愿者、观众给我加油打气,让我坚持了下来。”

最终,王小亮以5小时59分的成绩顺利完赛。

贴心服务,彰显了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的温度。赛事期间,杨凌示范区酒店延迟至15时退房,新增7辆“杨马”专列,赛前赛后安排摆渡车,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营养早餐……

今年的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上,还有412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各处,提供赛道补给、线路引导、物品发放、医疗救助等服务。

耿毅然是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青年志愿者。4时30分,他就在学校集合,准备前往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赛场。“我的岗位设在终点线前。最后冲线的选手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我们会立即用轮椅将他们送到医疗救助区域。”耿毅然说,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志愿者,现场跑者的热情让他很受触动,他会尽心尽力做好服务。

提高参赛选手参与度,让他们深入了解农科城,一直是杨凌努力的方向。比赛前,杨凌举办蘸水面品鉴活动,给参赛选手发放蘸水面消费券,推广本地美食;比赛现场,设立马拉松、全民健身跑姓名墙;比赛后,“杨马,我来啦”“跑进春天,来遛遛自己吧”等标语让选手可以拍照打卡,留下与杨凌的珍贵回忆。

明媚春日里,“杨马”这张城市名片越擦越亮。(记者 王晨曦文/图)

记者手记 | “秀”出坚韧 传递力量

在鸣枪开跑2小时15分07秒后,来自甘肃的参赛选手王涛率先冲过终点线,获得2024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男子组全马冠军。

终点线仿佛成了一个“秀场”,各路“大神”各显神通,以自己的方式释放冲线后的激情。

有选手张开双臂奔跑,微微抬头,闭上双眼,感受呐喊声;有选手脱下跑鞋,双手持鞋举过头顶比“V”;有选手在终点线前微微停顿,随后跳跃转身,留给观众一个帅气的背影;有选手互相鼓励坚持到最后,手牵手冲过终点线;还有选手对着摄影师高高跃起,镜头感十足……

有人说,马拉松赛是长征,不像短跑追求一时的速度。42公里的马拉松赛,比拼的是选手的毅力,是鸣枪后的5公里内如何控制激动的情绪,合理分配体力;是跑了20公里后,努力克服“中途恐慌”;是熬过35公里的“鬼门关”,克服肌肉与关节的酸痛,用毅力支撑自己迈出下一步。

经历激动、自我怀疑、濒临放弃、突破自我等阶段,持续奔跑几小时后冲过终点线的选手,有足够的理由去“秀”,展示自己的兴奋与自豪,道路两旁的观众则一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在场边的4位大妈,对着刚冲线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有人捧着鲜花,迎接自己冲线的亲友,不停地说着“你很棒”;有位妈妈带着孩子一起鼓掌,孩子昂着头,看向赛道远处。

此时此刻,场边观众从参赛选手那里接过“接力棒”,体育力量在传递。或许以后,街边大妈的广场舞会跳得更起劲;会有更多马拉松跑者在终点线接到给自己的鲜花;会有孩子在心中种下奔跑的种子……“杨马”十年,健康理念不断传播,全民健身为城市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来源:群众新闻网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