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商洛市科技特派员为甘薯产业保驾护航

2024-05-03 09:19:18   

随着甘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陆续暴露出病虫害加重、土壤连作障碍、劳动力投入过重等一些新问题。近日,正值甘薯苗大田移栽的关键时节,陕西省商洛市科技特派员、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艺师陈鹏博赶着农时深入丹凤县棣花镇巩家河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甘薯

培训会上,商洛市科技特派员陈鹏博从甘薯产业发展前景、淀粉甘薯与鲜食甘薯的价值、特点、脱毒种薯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水肥管理、农机农艺融合应用、病虫害防治及解决措施、甘薯储存等方面向村民们现场作了细致讲解,重点介绍了甘薯的保健价值和产业潜力,结合案例推广了甘薯新品种和脱毒种应用、种苗快速繁育、地膜覆盖、垄作栽植、栽插模式、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展示甘薯平插栽植方式,田间覆膜后如何提高薯苗的成活率等内容进行了现场的栽培示范。同时对薯农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大家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和讨论,展现出极高的热情,系统全面的提高了甘薯从业者的技术水平。

甘薯0

“栽培技术上进行了四项改进。一是由拔苗改为高剪苗,二是将低密度改为高密度,三是将高氮磷改为高钾配方施肥,四是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水肥一体化。”“品种选择上要选择适合该县种植的优良高产品种,如商薯19;采用垄作栽培。加厚耕作层,提高地温,垄作比平栽昼夜温差增加2~3℃。垄作比平栽地面立体表面积可增加15%~25%,透光,减少黄叶、落叶等。有利于土壤透气性;配方施肥上要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亩施纯氮3公斤(折合尿素7.5公斤左右),磷5-6公斤(折合钙镁磷肥50公斤左右),钾7.5-8.5公斤(折合钾肥15公斤以上)。甘薯是忌氯,当施用氯离子,不但会使薯块淀粉含量降低,而且薯块不耐贮藏;合理密植。夏栽甘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越早种植越好。采用垄宽80cm,株距21cm,每亩栽4000株左右的密度栽植;精细田管。1、防旱排涝,土壤干旱时,浇小水。遇到多雨季节,及时排涝,保证田间无积水。2、控制疯长田,及时除草、提蔓不翻秧,封垄后如田间有杂草要及时除草,每次除草时结合培土和提蔓。3、根外追肥,块根膨大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4%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次,每次每亩用液75-100公斤。4、防治病虫害:中后期甘薯天蛾等食叶虫为害时,可用菊酯类药物防治1-2次;适时收获。一般在地温18℃开始收获,在霜降前收刨完毕。”商洛市科技特派员陈鹏博给群众详细讲解。 

培训结束后科技特派员陈鹏博结合巩家河村实际情况,与村干部和种植户共同研讨巩家河村甘薯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等问题。“我围绕甘薯体系“创新引领、服务支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服务要求,积极在区域淀粉甘薯、鲜食甘薯新品种筛选、高效栽培模式、鲜薯周期供应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为巩家河村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甘薯产量大、效益高,用途广泛,可鲜食,也可深加工为淀粉、红薯粉条、薯干等产品,比较容易搭建产业链,是发展区域产业、助力农民增收的好帮手。”

经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种好甘薯、种出好甘薯”是一方面,“合理规划产业,积极搭建销售渠道,及时将高产量和好品质转化成经济效益”是另一方面。最终达成了2点共识:一是“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支持,以农户小范围种植为点,以示范田块为面,点、面结合,从而快速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优质甘薯产品”;二是“充分利用靠近市场的区位优势,为市场提供优质鲜食甘薯和其他相关产品,稳步发展甘薯产业”。

参与培训会的甘薯种植户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培训后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技术。“巩家河村靠近312国道和棣花景区,距离丹凤县城较近,去商州区也很方便,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新鲜农产品的销售。本次培训还建立了棣花镇巩家河村甘薯产业发展交流微信群,旨在更方便地为种植户提供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服务,互通市场信息,共谋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员陈鹏博深入田间现场勘察和选择示范田块,筹建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块5处共2.6亩,为示范田提供“商薯19”脱毒一代种苗12000株。”村支部书记张君玲说。

会后,科技特派员陈鹏博为参加培训的种植户分发优良甘薯新品种“商薯19”脱毒一代种苗5000株,并演示竖插法、深斜插法和水平栽插法等栽插模式。巩家河村两委干部和甘薯种植户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讯员 彭建文)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