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府谷县延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府谷“菇娘”返乡创业带富一方

2024-05-14 17:39:36   

摘要:

蔡延利是首批“榆林市科技扶贫创业能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现任府谷县延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6年作为科技特派员被榆林市科技局派到府谷县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梨树塔村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她带领合作社以基地为依托,以品牌为载体,以提高农产品的效益为目标,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年产菌袋22万袋,年产鲜菇33万斤,带富一方乡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显著益。

基本情况:

府谷县延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位于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白家峁村,由返乡创业青年蔡延利注册成立。王家墩山大沟深,资源贫乏,经济水平与府谷一些富裕乡镇差别较大,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经过细致认真的考察,蔡延利决心发挥科技扶贫的作用,发展香菇产业,带领当地老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初次试种成功后,蔡延利开始大规模发展香菇种植,并建设温室大棚。截至2023年,全村共建成出菇棚12个,养菌棚3个,共计26亩。大棚可存储20万个菌袋,出菇量60万斤左右,年销售额可达300余万元。

2c266829a1839572eddd2c3eca5b765

省市领导来合作社调研

一、生产方面:以“集中生产,分散式管理”为运行机制

一是反季栽培。当地南部山区光照时间长,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由于香菇适合在中低温的环境中生长,每年入夏,当南方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出菇期结束时,当地温度仍然满足出菇条件,这就为发展反季节栽培香菇提供了条件,也保证了产量,又保证了香菇的质量,为后期加工提供了品质保障。

二是统一管理。虽然香菇具有适应性强、耐温、容易种植、价值高的特点。但是,合作社对香菇的种植密度、种植方式、浇水灌溉等进行统一管理,实行规范化操作,确保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三是“掐点”采收。食用菌种植一年后进入采收期,采收期的成熟度决定香菇的附加值和营养价值,可影响收入的高低,所以采用统一采收,不仅品质好而且附加值增长,又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每个菌袋产菇2.5斤,每斤6元,效益可观。

四是统收统销。合作社与市场经销商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签订食用菌统一收购合同,按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再引导贫困户以劳动入股等方式开展种植管理,香菇采摘季可解决在家剩余劳动力12户,合作社还将成品香菇销往农贸市场与超市。

d8510d5230431f12f085e99e2d83786

合作社食用菌生产间

二、管理方面:实行“三会”制度

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集中投入、特色兴社”的原则,依照《章程》的规定,积极拓宽食用菌种植服务领域,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完善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提升服务种植户的水平,使合作社得到发展壮大,社员收入不断增加,深受社员的信赖,成为府谷县有名的产业示范合作社。

在内部管理上,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合作社社员代表由社员直接选举产生,社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和监事会直接由社员代表选举产生,理事长和监事会主席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主持日常工作。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察机构,代表全体成员监督和检查理事会的工作,监事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

IMG20191022114419

合作社一角

三、主要成效

(一)规模种植聚人心

为了提高社员的收益,合作社根据《章程》规定,有计划地吸收新社员凝聚人心,扩大种植面积,可年产菌袋22万袋,年产鲜菇35万斤。不断拓展产品流通渠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进一步提高,合作社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二)科学管理显效益

合作社发动社员科学种植食用菌,经过配比、装袋灭菌、接种、培育、养菌等管理,实践证明,在大棒架栽、立棒栽培的科技加持下,社员种植的食用菌品质良好,收入增长明显。

(三)创新管理促发展

合作社分工明确,操作程序相对独立。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相关人员,制定出了“统一经营、保底分红”的管理方法和利润分配方案,既保护社员的利益,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体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都有新的社员自愿加入,合作社规模也逐年扩大。

(四)重视科技树品牌

引进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设施,从配料、接种、栽培、加工等全流程采用集约化生产,分散式管理,规模化的食用菌(香菇)栽培,让食用菌产业作为农村农业脱贫致富的“不倒翁”“永久牌”项目大力发展。合作社年产菌袋22万袋,年产鲜菇33万斤,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成为府谷县首家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

作者:王震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