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康县:从卖茶叶到卖“文化”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径

2024-05-16 12:08:12   

20240516120848210-39-2fdbc.png

阳坝镇老江坝茶叶采摘加工体验中心茶园   尹新玉   摄

时值初夏,在阳坝镇茶叶采摘加工体验基地,一眼望不到边的茶园在阳光下泛着绿波,游客们挎蓝提笼,穿梭在茶园中,小心翼翼地挑拣茶树尖上的嫩芽,轻轻折下,放入笼中,基地工作人员在旁边耐心的教他们正确的采摘方法。

“喝了大半辈子的茶,还不知道一片树叶是怎么变成我们杯中的茶的,今天是第一次体验,也是第一次了解采茶、炒茶、泡茶的全过程,不容易啊!”来自青海的一位游客感慨的说到。

近年来,阳坝镇老江坝村积极探索“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打造集茶叶种植、采摘、生产加工、生态观光、文化休闲、研学体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茶旅融合体验区,将茶文化、茶旅游、茶产业紧密结合,推动茶产业链条向茶旅融合深度延伸,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茶产业发展、茶农增收致富。

“我们康县的茶文化可谓历史悠久,最早的茶树树龄有200多年了,从1956年试种到现在也有将近70年的历史了,其实我们康县人自己都不知道,展览区就是康县茶叶发展的一个编年史,研学区采用富有创意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融合丰富的知识、人文情感和趣味元素,打造一个生动的‘行走的课堂’,希望来到这里的人深度了解茶文化、多一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阳坝镇副镇长王俊明给记者介绍了体验基地的设施情况。

20240516120906628-48-66ede.png

游客们正在排队等候加工自己亲手采摘的茶叶   尹新玉   摄

手工茶叶加工区域,游客们正在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亲手采摘的鲜叶加工成茶叶品尝一番,但是采摘回来的鲜叶要经过摊凉、杀青、揉捻、干燥、做形等多个步骤,才能变成我们手中的茶叶。基地为时间紧的游客设置了收购鲜叶和鲜叶兑换成品茶叶的服务。

在品鉴区,有人弹着古筝,有人挥毫泼墨,基地的姑娘们娴熟泡着茶。来自邻县的李女士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摘加工的茶叶,高兴地说道:“味道很纯粹,自然的清香,等孩子放假了还要来,让他也体验一下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了解我们的茶文化,别小看一片小小的茶叶,深奥着呢!”

20240516120919909-67-420ab.png

游客们一边品茶一边作画   尹新玉   摄

在梅园沟景区周围的农家乐,这个季节总能吃到一些与茶叶有关的菜肴。茶叶饼、茶叶炒鸡蛋、茶香鸡等,还可以在炖鱼时撒上几片鲜茶叶,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

“今年‘五一’虽然天气不好,但是合作社的停车场、茶叶采摘体验基地、还有新增的旅游项目喊泉总共收入了三万八千多元,我自己农家乐的生意也好多了,没有算细账,但是每天吃饭的人不断,尤其是我们阳坝才能吃到的茶叶膳、山野菜特别收欢迎,来的人必点!”老江坝村党支部书记黄涛告诉记者。

20240516120935700-71-4266f.png

茶文化展览区    唐亚春  摄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叶是大自然给阳坝人的馈赠,是阳坝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和美乡村建设,阳坝镇走出了一条从卖茶叶向“卖文化”迈进的茶旅融合之路。(唐亚春)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