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榆林南部县区:下好“全产业链”一盘棋 产业振兴强劲起势

2024-06-13 22:02:03    杨晓慧 韩飞 闫宇涛

清涧县以人生影视城为引爆点,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子洲县与同仁堂等知名药企合作,打造集种源培育、标准化种植、品质检测、精深加工、药剂制造、交易体系为一体的百亿级黄芪产业集群。佳县在沿黄一线集中布局“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文旅项目……

瞄准制约南部县区产业振兴的难点痛点堵点,榆林市精准施策:按照有产业发展基础、有全产业链谋划、有龙头企业引培、有社会化融资、有市场化运营、有专业化方案的“六有”项目支持原则,扎实推动南部县产业振兴全面起势。

2023年设立专项资金5亿元,分两批共支持南部县10个全产业链项目,项目总投资24.9亿元,年度投资10.7亿元,企业自筹资金7.85亿元,下达补助资金3.35亿元。2024年支持南部县专项资金达到12亿元,第一批南部县产业振兴项目共计18个,年度投资24.98亿元,自筹资金18.48亿元,专项资金6.15亿元。

榆林南部县区:下好“全产业链”一盘棋 产业振兴强劲起势

抓项目——

推动资金、要素、服务跟着主导产业走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

紧扣南部六个县确定的主导产业,榆林市高起点布局产业,从一开始就树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去年两批共遴选10个项目,全产业链项目占比达到60%。

立足清涧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位于清涧县折家坪镇的陕西黄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2021年投产以来,逐步规范种植、采收、加工等流程,并延伸酸枣产业链条,开发出酸枣仁、酸枣仁片剂、酸枣原浆等系列产品,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真正把小酸枣做成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

“去年,我们利用南部县产业振兴政策利好,投资4700万元,南部县产业振兴资金补助1400万元,发展酸枣深加工项目,目前已新建片剂生产线1条、连翘加工生产线1条、柏籽加工生产线1条、保健茶车间1间以及生产线2条。其中,酸枣仁片剂、口服液正在试生产,4月底已完成配方实验。”陕西黄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明介绍说。

作为清涧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清涧县万吨野酸枣药用提取及陕北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生产线项目融合酸枣产业链,以链主型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并对清涧县域乃至陕北整个地区枣农带动辐射范围广,以龙头带动打造陕北区域公共品牌,增加酸枣附加值,实现产业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了解,榆林市南部县区产业振兴项目坚持每县全产业链打造2-3个能形成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政策、资源、人才向主导产业聚集,做大规模夯基础,精细管理提质量。佳县引进“隐居乡里”“秦晋峡谷”文旅运营团队,打造了泥河沟“枣花香”等一批高端民宿;子洲县与华润三九、北京同仁堂初步达成在马蹄沟黄芪产业园建设中草药配方颗粒加工厂的意向,米脂县大力培育苏米秦、益康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生产基地、小米加工、精装出售等成熟产业链条,每年与2万多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去年,南部县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南部县产业振兴第一批下达的18个项目,均严格沿着去年布局的产业链条延链补链强链,绥德山地苹果、米脂小米杂粮、佳县红枣、吴堡青梨、清涧黑毛土猪、子洲中药材等项目内容实现链的有效延伸和质的合理优化,积极构建“市场导向、全链打造、品牌引领、龙头带动、联农带农”发展新机制。

榆林南部县区:下好“全产业链”一盘棋 产业振兴强劲起势

强链条——

推动主导产业上规模、增效益

针对南部县申报项目产业链统筹不够、专项资金撬动不足等问题,榆林重点围绕资金、链条、整合“三个维度”,扶持企业做大成势。红太集团在子洲县打造的集原种繁育、饲草种植加工、标准化养殖、梳洗印染纺织、有机肥料、农旅融合为一体的跨区域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典型。

走进子洲县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分梳厂、保税仓、有机肥厂二期等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

该项目于2020年10月引进,由瑞士羊绒世界集团与园区负责方河北红太集团实施。目前已形成了以应马安为链主的完整产业体系,构建起集羊子科研培育、标准化养殖、饲草料基地建设、颗粒饲料加工生产、生物有机肥加工、保税交易、羊绒分梳、高端羊绒制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据子洲县发改科技局局长赵亚龙介绍,南部县产业振兴的举措对企业发展来说像一针强心剂,尤其是真金白银的暖心帮扶,让企业的规划提前变为现实,通过延伸产业链,为子洲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率先在全市探索启动了“飞地经济”模式,实施了“子洲-榆阳区”红太飞地项目,打造“靖边、定边种草+横山育种+子洲养殖+榆阳制衣”跨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原种繁育、饲草种植加工、标准化养殖、梳洗印染纺织、农旅融合为一体的跨区域百亿级超细白绒山羊产业集群。

在南部县区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榆林按照农畜产业“种养加产供销”和文旅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产业链谋划打造一批“土特产”、预制菜、文旅等优势主导产业。同时坚持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原则,引导资源配置,打造红枣、空心挂面、食品加工三产融合发展综合园区,解决南部县主导产业“散小乱”问题。成立南部县产业振兴基金,推动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

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南部县区产业振兴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增收潜力、培育增收动能。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最关键的支撑在产业。榆林市牢固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的理念,构建政策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明确重点任务,力争到2025年,南部县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十亿级的全产业链和2至3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为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符金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