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两当县张家乡:80后“猪倌”靠养猪走上致富路

2024-06-21 17:29:12   

他是大家眼里风度翩翩的“猪肉王子”,从以前的“破”三轮,到现在的越野车、四轮小货车,在城里买了房,申保明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0621172948513-64-f5169.jpg_scale_.jpg

走进两当县张家乡太渠村红河组,一排排猪舍井然有序,养殖设备一应俱全,目光所及之处,正是申保明的惠旺家庭农场。

“我养殖的主要是本地的土花猪,突出的是生态养殖,用料主要是玉米、秸秆粉的饲料,夏天的时候还要喂些猪草。”80后“猪倌”申保明介绍道,“我的猪肉不愁卖,自己开车到周边几个乡镇转一圈,猪肉也就卖完了,逢节过节都是提前预定,供不应求。”

2012年,申保明通过敏锐的目光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养殖产业大有可为。于是,他依然辞掉了工作,回乡发展养殖产业。

“养殖技术及选种要求我一部分是从书本上学习的,一部分是通过参观学习得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养猪场实践学习的。”为了解决养殖技术和猪种等问题,申保明可谓是走出去、请进来、躬下身子干,花足了精力,下足了功夫。

20240621172949850-66-e4bac.jpg_scale_.jpg

随着养殖技术的日渐成熟,申保明的养殖规模从小逐渐变大,养殖规模已由最初的十来头猪扩大到百头,最多的时候达到170余头。

从以前一个单纯的养殖户,变成了现在的新农人,除了生态养殖,申保明还通过网络直播进行销售和养殖技术指导。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成了常用的新“农具”,吸引了不少周边的人前来购买。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改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申保明还引进了优良品种“约克”。同时,他还对猪肉还进行初步加工,制作纯肉香肠、熏制腊肉,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

大山深处民风淳朴,互帮互助是大家共有的高贵品格,共同富裕是大家的共有的美好愿景。申保明常说,一人致富不算富,大家都有好日子过才是他真心想看到的。申保明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周边群众的包容与支持。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他会凭着自己的销售能力和养殖技术,带动更多的群众养猪致富,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张孝通)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