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党项遗迹》翻译团队来陕西榆林实践调研

2024-07-08 10:27:10    吴光明

7月6日,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张红梅副教授翻译团队来到榆林开展《党项遗迹》翻译实践调研,5名内蒙古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和2名榆林学院留学生参加实践调研。

20240708102927652-17-37294.jpg_scale_.jpg

“大家好,我是Taha ,来自榆林学院的摩洛哥留学生。今天和张老师翻译团队一起学习党项文化,很有意义。”榆林学院摩洛哥留学生Taha站在山头上兴奋地说。

20240708103054498-30-ddcca.jpg_scale_.jpg

调研中,《党项遗迹》翻译团队先后来到榆阳区上盐湾村、米脂县马湖峪、横山区王家坬考察点体验党项文化。

20240708103134279-72-c366b.jpg_scale_.jpg

“站在上盐湾村山峁上,我看见了对面的大川以及小川,突然间对于永乐城以及永乐大战的一些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吉妮站在永乐城头告诉记者。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付晓庆说:“这次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在专家和学者的带领下,了解到了党项文化背后的很多知识。”

据了解,《党项遗迹》一书由横山区原农工部部长周凤举编辑整理,是党项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几年来,周凤举共查阅志书、著作等资料300多部(篇),采集图片2700多张。经过多次筛选整理,从中汲取精华编著了222篇、插图276张;其中故城遗址25座、古堡12座、古寨37个、古寺14座、古墓17座、文物169件、传说17篇。

“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党项遗迹》执行主编周凤举记者说,“党项民族以夏州和银州为政治中心,横山来说,姓党和叶,榆林有叶等姓氏大部分属于党项人后代。”

20240708103236497-52-0a599.jpg_scale_.jpg

内蒙古大学2023级英语笔译研究生黄婧媛感言:“这次实践活动呢,让我们亲身感受和学习了党项文化,这也对我们后续的文本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能够通过调研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将党项文化和榆林文化通过翻译传播到世界各地。”内蒙古大学2023级英语笔译鲍宇告诉记者。

榆林学院阿尔及利亚留学生Lee说:“党项文化太深奥了,《党项遗迹》我要把它送给家乡的同学,让他们了解党项知识,传播中国文化。”

在横山区党岔镇银州博物馆,翻译团队成员们看着党项人的实物后,对《党项遗迹》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有了更深入了解。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杨雨珅拿着党项文物笑着说:“第二次翻译实践调研,我希望应用到我的专业英语翻译,去讲好党项文化的故事,做好党项文化的传播。”

“今天,我们翻译团队从内蒙古来到榆林开展翻译实践,让学生把从课堂当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通过高质量实践,让他们能够有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将来能够走出去,走到更大的平台去发展。”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张红梅副教授继续说,“作为新时代的外语人,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符金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