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 09:46:13
时下,走进甘肃成县镡河乡的建村、老庄、王山、阳坪等村的烤烟种植基地,连片的烤烟枝叶茂盛、郁郁葱葱,在风中摇曳的烟叶长势喜人。 烟农们穿梭在硕大的烟叶间,进行采摘、捆扎,然后运输到烤炉旁,经历整叶、装炉、 烘烤等流程,忙碌的身影洋溢出“开烤”收获前的喜悦。
群众田里收获烟叶 田兴文摄
在建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烟田回来的农用车,满载烟叶,缓缓驶入旧村委会大院里。股农们在谈笑中搬运着刚刚采收回来的鲜烟叶。在新建的烤烟房周围,帮工动作麻利,编烟上竿、开炉烘烤。同时,有的帮工负责把烘烤好的烟叶进行拆杆分拣,所有工作紧凑有序,忙得不亦乐乎。经历了三月多的精细化管护,终于迎来今年的首次赶“烤”时刻,烟农心里自然非常激动。
“为了壮大村集体积极,今年决定由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流转整合闲置土地50余亩,全部种植了烤烟。前期我们克服干旱天气条件,及时抗旱供水保苗,结果烟叶长势非常好,估算了一下,产值将会超过20万元的大关。”建村股份合作社负责人,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佘美丽一边往架上摆放烟叶,一边开心地说。
烟叶赶“烤” 田兴文摄
随着烤烟成熟期的到来,烟农们都会吸收当地剩余劳力,完成采摘、编扎、入炉烘烤烤烟准备待售等工作。
看到有人采访,镡河乡王山村种植大户杨俊峰主动过来介绍说:“种烤烟我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效益每年都不错。今年我扩大面积,种了60亩烤烟,每天都会花120元左右雇用一些留守在家的妇女来帮工,烤烟就是个手做活,大家都挣一点是应该的!”
群众丰收的喜悦 田兴文摄
据悉,作为成县烤烟大镇的镡河乡,今年共种植烤烟1152 亩,发展烟农37户,预计产值将突破460万大关。这个短平快的订单支柱产业也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近年来,镡河乡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通过政策支持、大户带动,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烤烟产业,稳步将产生的烟叶变成当地群众增收的“香饽饽”。(田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