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数“智”赋能 基层治理更“智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江苏吴江调研纪实

2024-07-24 11:50:15   

为探索数字技术在农村实景中的应用方法,传播数字治理示范点的优良经验,助力丰富创造多样化应用模式,2024年7月12日-7月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赴江苏吴江调研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元荡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地数字治理模式与成果,感悟新时代背景下新型乡村的崭新面貌,增强青年人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感。

调研队首先在元荡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交流,然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元荡村数字客厅,深入村庄实地观察,感受数字化、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江南水乡。调研队伍在工作人员一番精彩的介绍中捕捉到了吴江作为数字治理先行者的敏捷与智慧,在连连赞叹中品味数“智”促进乡村发展的磅礴力量。

调研队在当地工作人员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元荡村数字客厅,整洁明亮、设施先进的数字客厅一映入眼帘便引发了调研队员的浓厚兴趣。吴老师以鼋荡湖为切入点,引出了元荡村深厚的历史底蕴;以“江村通”数字乡村管理平台的卫星云地图为载体,讲解了村庄便捷的交通运行系统,说明了吴江邻近上海市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吴老师讲到:“在以后,江苏地区的高铁和地铁都能够通向上海。”;以国家建设思路为指导,点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是使村庄驶入数字治理发展快车道的重要动力。

数字客厅板块众多,你能够想到的便民服务这里几乎一应俱全。乡村安全数字保障板块展柜中有智慧监控设备、用于巡查违规行为的无人机设备。乡村农业发展板块中,智慧灵敏的设备生动展示了元荡村助农电商服务平台发展的蓬勃态势,吴老师提到的太湖雪、同里红、金利油脂和金蔬汇等本土电商品牌,都已经深入全国各地市场。调研队员也跃跃欲试,想要成为助农电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乡村便民服务板块中,有秉持着“智慧、创新、服务”理念的便民自助服务区,村民只需携带市民卡或者社保卡即可使用吴江区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办理、查询或者打证明的业务都可以及时办理,真正做到“自助办、不见面、更方便”。除了政务服务,元荡村金融服务也与时俱进,苏州农商银行也在数字客厅设置了“苏服办”专机助农设备,简单的存取业务能够直接快捷办理,无论是存折或者银行卡均可使用。智能售卖机兼积分兑换柜中的货品种类多样,自助饮品购买机里的饮品种类可选择性也非常高。村庄还建设了远程医疗协同服务平台(元荡村远程医疗服务点),只需要一把椅子、一个大屏、一个语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村民们能做到“人在村中、医在全国”,实现同上海等地的医生的在线面诊,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就算在线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也可以在村庄的自助挂号机上挂号,再去就诊。

0H8A1112

图为数字客厅参观讲解 刘崭硕/摄

0H8A1153

图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骆林敏/摄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丰富村民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老师提到:“平时我们会安排乡村影院放映活动,利用大屏播放电影,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除此以外,村自助图书借还机可以帮助村民查询或借还图书,明亮宽敞的有声图书室可以帮助不识字的老人或识字不够多的儿童流畅的阅读听书,“我们的有声阅读室与喜马拉雅已经达成合作关系,大家能够在APP上听到的内容,我们的有声图书室也能听到。”吴老师说到。

0H8A1145

图为有声读书室 刘崭硕/摄

通过对元荡村的数字治理设备和数字发展思路的深入了解,调研队员充分认识到了数字赋能的力量之强大。一点数“智”巧思,即可化繁琐为便利,一点“智”理方法,便可使僵化变流动。为实现先进模式经验的推广发展,调研队将持续对吴江建设予以关注了解,将与工作人员的交谈和实地考察的经验汇总与反思总结。深度体会智能化数字化的治理先声的运行的方法与逻辑,不断汲取经验、发展自身,为乡村智慧治理贡献青春力量。

0H8A1192

图为调研团队与工作人员合影 骆林敏/摄

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邓嘉怡、朱心悦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