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08:39:47
2024年7月23日,记者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自然资源局统征办负责人李茂顺的协助下,对该县涧池镇王家河村耕地流出治理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现场看到该村治理范围土地坡度大、分布零散,施工难度较大。
案例是最好的总结经验的方法,在村民彭代祥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在恢复的耕地上收货土豆后的喜悦。他说:“今年我在已承包的土地基础上,又种植了四亩半无人耕种的撂荒土地。村上干部帮助我把土地翻耕过来,我种上了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今年收成很好,感谢党的好政策!”
彭代祥的劳动虽然没有较高的经济收益,他的辛勤付出却总是让人心生敬畏而崇尚汉阴县的耕地保护工作。
据“平安汉阴”公众号消息:2023年8月5日,县长陈永乐主持召开汉阴县耕地保护问题整改工作专题推进会。会前,陈永乐一行先后到双乳镇、蒲溪镇、涧池镇、城关镇等地实地调研督导田长制、耕地保护、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粮食安全等工作,详细了解田长制落实情况、耕地保护问题整改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确保每一个图斑都达到整改要求
涧池镇副镇长张代昭告诉记者:涧池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基本农田“非粮化”,认真落实田长制,积极稳妥推进2021-2022年耕地流出整改和2024年承诺图版整改工作,逐地块制定整改方案,组建工作专班专项负责,共保质保量完成了1316.93亩的耕地流出图版的整改,永久基本农田100%完成,守牢了耕地保护红线。
通过此次整改工作,张代昭得到的启示:一是树牢了耕地保护的红线意识。进一步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抓好耕地保护工作。二是增进了干群关系。通过图斑整改,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共同商讨整改方案,干群关系进一步拉近。三是检验了干部的工作能力。根据上级下发的图斑整改清单后,全体镇村干部立即行动,按照“分工负责、集中攻坚”的原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全镇所有图斑逐个开展实地排查,逐个制定整改方案,按照任务数量,上足机械和人工,集中力量组织开展整改工作,确保每一个图斑都达到整改要求。
通过图斑整改,镇村干部抢抓天时地利,不畏艰苦,战天斗地,热情如火,工作能力得到检验,是名副其实的国土“铁军”。
王家河村副主任周小琴讲到:王家河村位于涧池镇以北9.6公里处,面积9.1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54户1342人。因近年来常住人口外迁,导致耕地撂荒较多。本次上级下达我村耕地流出整改图斑81个391.75亩,我们按照县镇要求,上足人员机械,全力完成了整改任务,所有图斑均经过省级验收。为解决耕地保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人”的模式,对地处偏远无人耕种的地块,由村集体合作社统一进行耕种;对家庭农场附近无人耕种的地块,由村集体安排各家庭农场自愿种植;对有意愿、有能力种植粮食的群众,将无人耕种的地块分配给其种植,增加他们的收入。截至目前,全村耕地均完成种植。
“总体稳定、局部治理”
汉阴县自然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徐世平介绍,全县按照“总体稳定、局部治理”的处置原则,严肃认真、实事求是、规范有序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流出处置工作,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流出图斑整改任务。主要做法:
一是党政重视、高位推动。汉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始终扛牢压实耕地保护“国之大者”政治责任,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耕地保护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夯实整改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30余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田长制工作推进会等传达学习上级耕地流出整改有关精神、研究部署全县耕地流出整治工作。落实29名联镇县级领导分片督战,县级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定期深入一线督导调研、解剖麻雀、破解难题,有效推动耕地流出整治工作的任务落实。
二是夯实责任,奖罚分明。按照省市总体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印发《汉阴县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县级“双总田长”,镇级田长20人、村级田长142人的县镇村三级田长制体系;制定了汉阴县田长制会议、信息公开、巡查、督办等系列制度,建立田长制工作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县镇村三级田长+网格长责任,将全县耕地保护任务图斑对应落实到基层网格员,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制定印发《汉阴县耕地保护考核办法(暂行)》,并严格兑现考核奖惩,2024年2月18日(正月初八)召开全县耕地保护暨田长制工作会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3个镇、4个部门及10名同志给予表彰奖励,形成了耕地保护奖惩严明的考核导向。
三是技术支撑,提升质效。耕地流出图斑整改是专业性强、业务政策要求高的一项政治任务,按照省市统一要求,报请县政府批准依法采购确定技术服务单位,全力支撑保障整改工作。通过技术单位内业提取图斑自检核查、会同镇村深入地摸底排查,以耕地流入流出为重点,制定流出图斑整改工作方案,并报经省级专班审查后有序组织推动,以十部门联合驻镇督导、乡村振兴联村部门包联、纪律督查跟踪督导等措施全力高效推进整改。严格恢复标准和政策要求,坚持原位置恢复和异地补划相结合,如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耕地流出图斑整改任务,有效防范了全县耕地保护考核风险。
如何补短板、守底线?
据了解,由于耕种粮食的收益低,加之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因素,有一些群众耕种土地的意愿不高,目前仍存在后续持续稳定耕种和田间管护难的困境,尚无根本性解决之策,这也是当前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难题。
怎样有效破解?徐世平表示:一是激发群众耕种积极性。整合农业领域籽种、肥料、农业技术指导等多种资源,加大粮食作物耕种的补贴和保险保障,最大程度减少群众耕种土地支出,缓解收益低的问题,激发耕种的积极性。二是示范引导提升耕种质效。探索乡村振兴镇级国企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为主体,带动有意愿和能力的群众集中流转土地连片适度规模种植,跟进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支持,提高耕种粮食的产出,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王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