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11:58:14
本网西安讯(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闫瑜涛 白欢琳)中国农业领域迎来了一场关于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的盛会。为期两天的“中国首届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高峰论坛”于7月28日在西安圆满落下帷幕,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葡萄种植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葡萄产业的新发展路径与植调剂的前沿应用。
活动现场
论坛于7月27日正式拉开帷幕,在主办方精心安排下,参会人员前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和家村的基地进行了实地观摩,深入了解葡萄种植实践中的植调剂应用案例。随后,与会者返回西安,为第二天的正式议程做足准备。
活动现场
7月28日,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幕。中锦集团技术总监徐澄副研究员致开幕词,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阐述了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紧接着,陕西省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锋发表贺词,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期待通过此次交流推动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陕西省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锋分享
中锦集团技术总监徐澄分享
论坛的亮点之一,是重量级专家们的精彩分享。其中,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刘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谭伟明等专家,就当前葡萄产业的新形势、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与展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原广西农科院院长白先进,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理论功底,从阳光玫瑰葡萄的栽培过程出发,深刻阐述了植调剂在葡萄种植中的重要性,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刘俊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谭伟明分享
原广西农科院院长白先进分享
而本次论坛的另一大焦点人物,是体制内科研人士、副研究员徐澄。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如何在1990年首次在国内使用“植物激素”这一专业术语,并面对学术界的质疑与诟病坚持研究,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复配葡萄无核剂和欧亚种葡萄专用膨大剂,为中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徐澄还分享了他在新西兰从事植调剂技术研究的宝贵经验,以及回国后在南方果蔬专用植调剂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论坛期间,徐澄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徐澄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植调剂技术的创新应用指明了方向。他的坚持与努力,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此外,论坛还邀请了多位实战派专家,如万云忠、吴小平、刘崇怀、王进军、汪义中、姜贵杰、王书元等,他们结合自身的种植经验,分享了植调剂在葡萄生产中的正确使用方法、配套技术以及市场应用案例。这些实战经验的分享,让与会者受益匪浅,对植调剂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崇怀分享
中国草炭葡萄栽培技术研究领域创始人吴小平分享
高级农艺师、中国农腾葡萄一优双高技术首席专家王进军分享
高级农艺师、实战派专家,浙江友邦农技技术总监姜贵杰分享
农艺师、中锦集团(海南)有限公司华东事业部部长王书元分享
论坛的压轴环节,由新西兰植物激素专业访问学者,中国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领域奠基人,“中国葡萄无核剂、膨大剂研发之父”,高氮膨果技术理论的首创者,葡萄植调剂研究领域泰斗级的人物徐澄先生就中国植调剂的乱象与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独到见解,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刻思考。随后中锦集团(海南)有限公司华东事业部部长王书元进行了陕西同州大成、海容德产品应用技术分析讲解,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多关于植调剂产品的选择与应用建议。
除了专家们的精彩分享外,论坛还设置了实地观摩、茶歇交流、晚宴互动等多个环节,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互动机会。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潼区零口镇和家村实地观摩交流互动
论坛汇聚了全国葡萄产业界的精英与智囊,通过深入的交流研讨,共同探索了葡萄产业的新发展路径与植调剂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会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与前沿成果,无疑将为中国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