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09:35:36
“往年这个时候,天气好,花椒早就摘完了,今年因为连日降雨,还以为今年花椒卖不出去了呢。多亏了镇上建成的‘花椒银行’,花椒不仅卖出去了,还比往年卖得好!”两当县杨店镇石马坪村村民刘小丽说。
刘小丽口中的“花椒银行”,正是杨店镇石马坪村集体建成的花椒加工厂。据了解,当前正是两当花椒丰收时节,七月份以来,眼看花椒已经陆续成熟,但是连日的降雨导致摘回家的花椒没法晒干,为解决椒农担心的销售问题,杨店镇积极找出路、想办法,对接市场,村集体合作社对椒农承诺,村上的花椒由合作社高于市场价全部收购,解决了花椒“雨”季销售难的问题。
“采也难,不采更难!”这是每年花椒采摘季所有椒农的“心头病”——花椒成熟后,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内花椒必须全部采完,继续留在树上会变老、变干,甚至腐烂掉落。而且采摘12小时内,若不及时保鲜或烘干处理还会发黑、变味。这种两难的境地致使花椒采摘量最大、集中上市的时候,价格却持续走低。不卖就要坏,椒农只好硬着头皮廉价销售,辛苦一年,收入却不见多少。再加上今年的连日降雨,椒农们争分夺秒抢摘回来的花椒烘干难、销售难,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花椒产量多、品质好,要不是有‘花椒银行’,我只有守着一大堆花椒发愁。”种植大户杨天军说,“现在好了,我家栽植的30亩花椒,预计能收3000斤干花椒,全部卖给‘花椒银行’,收入在15万左右。”
走进杨店镇“花椒银行”,椒香扑鼻而来,花椒收购处被椒农围得水泄不通,每天傍晚,“花椒银行”门口排队称重、查看成色、算账核对、清点付款……好不热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天的花椒卖了2000多元,今年我家能摘6000多斤花椒。”
“我家今年的花椒结得还不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
当谈及今年的效益,椒农们争相说起自家的收入,言语之间尽是满意。
“我们建‘花椒银行’的初衷,一来是花椒大量上市群众销售难的问题。二来是通过初步加工成花椒粉并通过精细包装提高椒农收入。” 村党支部书记梁小龙说。据悉,“花椒银行”从椒农手中高于市场价收购湿花椒,再进行烘干加工、包装、定价,最后再由合作社统一反季销售,通过统“收”、代“工”、代“销”、稳“本”等系列措施,不仅规避了销售难的问题,还创新了生产经营主体与椒农的利益联结,实现了花椒旺储淡销保值增值,增加了椒农收入。
下一步,杨店镇将不断推进“花椒银行”的升级完善,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好“核桃银行”“蔬菜银行”,旺储淡销、错峰上市,让它们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银行!(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