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16:54:46
本网成都讯(王金鹏)8月1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省农村手工艺保护发展情况。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徐斌介绍到。近年来,四川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村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已经发布了四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并持续开展保护传承,全面启动乡村工匠的遴选认定工作,建立了乡村工匠目录清单,对超过5万名农村手工艺传承人进行登记造册,覆盖了刺绣印染、编织扎制、雕刻彩绘等20余个行业领域,包括国家级传承人80人、省级传承人802人。
新津绳编
目前,四川已建成197家非遗工坊,认定了50个省级非遗工坊。北川的羌绣传习所几年来培训绣娘9000余人,带动妇女灵活就业300余人;青神竹编为6个省市、川内20个市县培养技师16000多人,带动全县从业人员6000多人。通过实施乡村工匠“百千万”培育工程和评选“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乡村工匠名师”等方式,培育手工艺领军人才。2017-2023年,四川省连续7年组织开展了“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评选活动,从各市州推荐的近2000人中评选出287名大师,根据行业协会的估算,手工艺大师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
绵竹年画
谈到如何通过农村手工艺增收致富?来自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师乔进双梅介绍到。马边彝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自2015年,和几位绣娘一起创办了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在全县15个乡(镇)开设彝绣培训班,累计开设彝族刺绣技能培训超过500场次,培训绣娘超过3万人次。合作社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零基础就业、零投入入股、零风险增收”的彝绣产业合作模式,让绣娘无后顾之忧加入到合作社中。目前,已同时带动大小凉山彝区832人(其中脱贫人口327人)就业增收,年人均纯收入增加超1.2万元。
手工炒茶
下一步,四川将继续加大农村手工艺保护发展的力度,进一步推动非遗工坊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开展“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省级大师传习所”认定工作;培育乡村传统工艺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传统工艺振兴与建设非遗特色小镇、乡村工匠园区等紧密结合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