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定边退役军人王瑞:葡萄园里的“创业者” 引领村民共赴乡村振兴路

2024-08-02 11:16:36    张珈瑜 高巧艳

40岁的退伍军人王瑞,褪去戎装,积极创业,发展葡萄种植产业,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立志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盛夏,记者走进红柳沟镇张兴庄村葡萄种植园,一排排葡萄架映入眼帘,整齐排列的一株株葡萄树,挂着紫色、青色的晶莹果实,圆润饱满,在阳光照耀下,浓郁的果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图片

红柳沟镇张兴庄村村民 田福禄

我们阳光玫瑰种植面积是100亩,通过王瑞技术上引导,品种上改良,让这个产业现在发展起来,比去年产量加一倍,每棚大概10万元以上。

图片

提及这方土地的蜕变,不得不提起退役军人王瑞,退役后,面对父亲年迈体弱、家乡发展滞后,他放弃了城市里的就业机会,带着对家乡深沉的爱,回到了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利用家乡引黄水灌溉优势,引进了优质品种“阳光玫瑰”,成为当地第一个种植葡萄并成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创业者”。

退役军人 王瑞

我没有种过地,退役回来后才开始,不知道怎样去致富,通过有引黄水引进来以后,发现了商机和机遇。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初期,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支持,王瑞的葡萄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连续三年,葡萄树未能挂果,投入的资金如石沉大海,村民的质疑声此起彼伏,甚至有村民关闭葡萄园,另谋出路。这一系列的打击,让他倍感压力。他并没有选择逃避,相反,他坚定地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退役军人 王瑞

人常说一句话隔行如隔山,在我快要崩溃的情况下,联系到我的朋友,让我找到了现在的技术员,在技术方面给我大力的支持和手把手的指导。

高级农艺师 刘炳辉

我来之前这里的技术不是太成熟,通过改架型,改良土壤,加大有机肥的施入,通过我们的技术方面改造以后,产量有大幅度地提高,品质和口感上都有所提高。

图片

经过‌减梢增叶、‌果实套袋等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精细化管理后,葡萄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为了进一步提升葡萄园的管理水平,王瑞开始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标准生产、统一提供农资、统一组织销售,并鼓励其他村民积极加入葡萄种植产业。

红柳沟镇张兴庄村委会副主任 王廷贵

通过我们聘请技术员改良,我们带领28户群众建立了22座大棚,葡萄今年达到了产量翻倍,比去年可以高出一半的经济收入,在十万元以上。

图片

退伍不褪色,王瑞经过不懈的努力,多次外出培训学习,‌凭借着出色的表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担当与奉献,在他的带领下,张兴庄村的葡萄种植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退役军人 王瑞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打算增加项目,比如养殖行业,它能减少我们棚里边的人劳问题,就是降低我们的成本,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进来致富。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白梦娇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