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8 10:07:43 武斯宇
近年来,为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六安市三十铺镇结合农村党员人数多、流动性大、个体差异较大、无职党员多、受约束少等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聚焦党员教育,解决农村党员教育学习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六安市三十铺镇各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途径,不断丰富学习形式,通过“板凳会”、观看电教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引导党员从看中学,从参观中学;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为行动不便党员“送学上门”,为流动党员“寄学”,确保理论上“不漏学”、精神上“不掉队”、学习上“不缺课”;建立流动党员“一对一”联系机制,明确村干部“点对点”对流动党员发送知识链接,强化支部党员线上线下自学,做到学习不漏一人。
聚焦设岗定责,解决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为破解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的难题,三十铺镇将农村党员分为农闲在村、返乡在家、务工在岗、经商在外、年老在闲等五大类,分类设立农村产业发展、为民服务、乡村治理、致富领航、民主监督等岗位,建立自荐领岗、群众荐岗、组织定岗和公示明岗的管理机制,为党员设岗定责、组织党员承诺践诺,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权益等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挂牌“共产党员户”标识等方式打破农村党员的“隐身”状态,引导他们亮出身份带职履责,服务群众,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群众的示范和榜样。
聚焦关爱激励,解决农村党员参与村级事务不积极的问题。针对农村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基层党组织着力发挥党组织的关怀与激励作用,做到党员教育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深入开展农村党员谈心谈话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党员思想状况、工作动态和实际困难的掌握和了解,不断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把身边优秀的人树立成为全体党员学习的榜样,从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切入点,在讨论决策重大事务前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及时采纳好的建议和办法,提高农村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党员,在“七一”及年终评议时进行慰问或表彰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励他们在乡村治理中展现“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