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陇南武都:最是危难见党性 风雨之中显担当

2024-08-12 17:15:07   

山河有恙,人间有情。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外纳镇广大基层党员积极投身防汛抢险救灾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20240812171544861-39-f0c60.jpg

7月23至24日的强降雨导致透防沟、外纳沟与外界失联。作为和受灾最严重的三河姚沟一山之隔的透防沟板仓村,同样雨势凶猛,洪水肆虐,汛情严重威胁着板仓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键时刻,板仓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永庭挺身而出,为全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当山洪咆哮声越来越剧烈,张永庭与支部书记张新江相互配合,第一时间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做好撤离工作。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部分村民的犹豫和担忧,他耐心地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坚定地告诉大家:“只要有我们在,一定保障大家的安全”。

他冒着大雨,他不知疲倦地往返于洪水和安全区之间,查看是否有遗漏的村民,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安全撤离。大雨浸透了他的衣服,洪水裹走了他的鞋袜,但他的脚步从未停歇。经过数小时的奋战,板仓村的16户40名村民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部安全撤离。在安顿好受灾群众后,他又立即投入到后续的救灾工作中,组织群众配合机械抢修道路,为村民们分发物资,安抚群众情绪,做好灾情统计工作……他用自己的努力鼓励着群众一起重建家园。

20240812171544933-31-ddb4f.jpg

赵元喜是外纳镇营坪村监委会主任,21年做完手术后,本是远近闻名的大厨,却因疾病折磨和各种忌口,整个人瘦得不成个样子。7月23日强降雨来临时,村里的年轻人多还在外务工,于是他便主动挑起了联系村里老人的重担,患病的躯体让他的步伐不甚稳健,可他却沿着蜿蜒的道路一户户叩开了在村老人的家门,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待到降雨过后,营坪整村暂时与外界失联,于是赶在通讯抢通前,他又摇摆着自己瘦小的身影一户户查看受灾情况,并在通讯恢复后第一时间向镇上汇报了村内情况。在随后的道路抢修中,他一边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清淤工作,一边又配合指挥机械清理塌方,拖着病体的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彰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

椒园山村一社地处白龙江沿岸,二社在山上,两社相距5公里,平常30多分钟车程,徒步要走近2个小时。每次镇村干部群里发布预警信息,椒园山村委会副主任邓进库都要仔细查看,不仅要看当地的预警,还要查看白龙江上游区域的预警,一社就在橙子沟水电站库区旁,且社后山体土质松散。时常是“前防白龙江,后防泥石流”,为全村安全度汛平添了不少压力。

7月24日的早上,正是赶上强降雨最后的疯狂,邓进库身披雨衣,一边冒着雨珠和落石赶下山去,一边向镇上汇报情况。刚到山脚,顾不得休息,他便立即组织村社干部查看河沟淤沙堆积情况,并挨家挨户打招呼撤离。“今晚家里不能再住人了,先到亲戚家凑合一晚,雨过了安全了再回来。”这是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椒园山村一社的每条小路、每家门口都留下他的足迹。洪水退去后,按照村党支部安排,他立刻组织群众,抢抓放晴天气,积极开展道路抢修和生产自救工作。通村主干道的有些地方水泥路面已经悬空,他便仔细检查每处危险并做好标记。机械进场后,他和村社干部更是连续奋战,配合指挥机械清理塌方,他把对这方水土的热爱,化作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今晚雨太大了,咱们这里不安全,赶紧拿上手电和雨伞跟我们走,往预定的地方撤”。安宁村党支部副书记靳合勤挨家挨户敲门喊道。

对于近60岁的靳合勤来说,在雨中奔跑已是极为不易,更别提还要挨家挨户组织转移,此刻的他已经气喘吁吁,衣服上滚下的水滴也早已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但他不敢休息,依旧咬牙坚持和其他村社干部一起敲门转移群众。待到群众全部安置稳妥后,他便又一头扎进那暴雨和黑暗编织的夜幕里,直到眼前的人影再次清晰,早已被安置的群众发现,靳合勤带着自己的一家子才匆匆赶来避险。

20240812171544902-19-22262.jpg

暴雨过后,靳合勤顾不上休息,严格按照村党支部要求积极组织群众参与生产自救,抢修道路、清理淤泥、疏通水渠、架设水管……这些大大小小的工作中时常有这位老干部的身影。

舍小家、顾大家。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洪水来临之际,毅然决然选择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洪水退去,又主动到一线参与灾后重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王治)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