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 20:16:28
众所周知:紫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富硒紫阳茶闻名天下。
鲜为人知:紫阳全境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耕作土地多集中山顶、山坡面较大地段,耕地条件差。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紫阳县近三年已完成高标准农田任务71167.20亩,其中2021年度完成任务5294.85亩,2022年度完成任务40796.61亩,2023年度完成任务25075.73亩。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发展条件,提高了全县农田基础设施,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8月1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方先念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
据悉,到2025年,该县预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8万亩,实现万亩良田粮食主产示范区全覆盖,中小型灌区改造提升全覆盖。
这不是简单的田园回归,而是县委、县政府胸怀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梦想,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引领全县“三农”工作者的风姿。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实现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达成共识、积极紧密协作,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提高了协调效率,确保了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推进,大大提升了项目整体的执行力和效率。同时进一步畅通了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进一步实现了各部门能够资源统一调配、政策法规等信息相互共享,有效减少了信息孤岛现象。
真心诚意为农民群众谋长远利益,比急功近利追求政绩更有意义。为民者民恒念之!这叫价值。
据介绍,该县农业农村局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工作中,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改善紫阳县整体耕作条件、提高粮食产能、为群众办事服务的一项利国惠民国策,充分考虑紫阳县特殊的地理地貌以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在土地情况适宜、群众有需求且支持的在前提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工作前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乡镇,各村、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等各方人员代表,深入各村地块、群众家中,充分调查了解群众需求与意愿,核实土地属性、土地条件、周边水源等因素,经县、镇、村、群众、专业技术人员等多方研究讨论,才初步确认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地块,并就确定的地块逐块确定工程实施条件,制定工程措施,确保后期项目顺利落地。
据了解,紫阳县委、县政府下一步工作要求包括:(一)、做到“三个到位”。县农业农村局确保协调督查巡查到位,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资产及时移交到位。各镇确保外围环境保障到位,现场施工监督到位,农田管护种植到位。确保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与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有人管。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闭环管理,充分发挥效益。(二)、明确“七个严禁”。施工单位严禁不按规定派驻项目经理及五大员,严禁分包、转包工程项目,严禁随意进行设计变更,严禁不合格质量材料进场,严禁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严禁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严禁私挖滥采、违法占用耕地、林地取石。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安全施工、移交后能长效利用。(三)、要求“五个到场”。监理单位和造价控制单位要施工企业进场必须到场,关键环节(隐蔽工程)必须到场,变更设计必须到场,督查巡查必须到场,问题整改验收到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达效。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