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 15:51:15 张志宇
在榆林市横山区,一场由扬榆协作推动的稻渔产业融合发展热潮正席卷而来,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近日,横山区无定河湿地两岸的万亩稻田绿意盎然,稻渔飘香,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横山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依托无定河流域独特的水域基础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扬榆协作的推动下,横山区不仅恢复了5万多亩水稻种植面积,还积极探索高效养殖新模式,引进小龙虾、螃蟹等水产品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良性循环。
扬榆协作作为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横山区稻渔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扬州市不仅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给予横山区大力支持,还积极分享农业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为横山区稻渔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稻田里小龙虾四处爬行,螃蟹肆意成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了解,横山区已建立了4个池塘养殖小龙虾典型试验示范基地,2024年小龙虾放苗量达1.7万多斤,并初步形成了集小龙虾养殖、流通销售、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稻田蟹养殖面积也突破4万亩,全区稻田蟹产量预计可达120吨。
在美丽农田建设实践中,横山区还总结出了高标准谋划、全方位统筹、多功能展示、全过程体验的“四位一体”横山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推动了稻渔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和粮食安全的有机结合。每年夏秋两季,横山区无定河流域蟹肥景美、稻渔飘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塞上小江南。
通过扬榆协作的深入实施,横山区稻渔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一方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水产养殖的引入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时,横山区还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依托稻渔产业和湿地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未来,随着扬榆协作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横山区稻渔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稻渔产业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横山区乃至榆林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