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16:03:09
近年来,武都区把肉牛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从规模养殖、良种繁育、园区建设、链条延伸、科技示范、要素保障六个方面发力,着力构建集保种、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力推动肉牛产业集群化发展。
走进位于马街镇感恩村的老黄牛专业养殖合作社的集中养殖小区,听见哞哞的牛叫声响彻整个牛场,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品种的牛被分类圈养在六幢标准化养殖圈舍里,悠闲地吃着饲料。“我们采用半散养模式,现有川坝圈舍50亩,租赁高山草场面积千余亩,以养殖育肥牛为主,主要销售到岷县、安徽、贵州等地,带动了当地30余户脱贫群众就业增收。”负责人袁格花介绍,这里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非常方便,今后将继续以肉牛养殖为核心,构建集体饲养、出售的肉牛养殖产业链。
武都区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构建起农社连接紧密、辐射带动明显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肉牛产业打造成为该乡一大特色优势产业,使产业升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升温“牛经济”,让村民过上了“牛”日子。“要想富,养牛是条路。”武都区将继续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找准“百姓富”与“生态优”的平衡点,铆足“牛劲头”,做好“牛文章”,提振“牛经济”,绘就一幅业兴、村强、民富的“牛画卷”。
目前,武都区肉牛存栏9.76万头、出栏3.59万头。武都区将继续通过持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拓宽产业路径、带动群众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吹响群众增收致富“集结号”。(王玉娟 李锦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