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商洛丹凤土门镇:“五子”赋能兴产业 创新驱动促发展

2024-08-16 16:04:05   

今年以来,商洛市丹凤县土门镇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党建领航、产业做强,环境提质”为目标,通过搭平台、建机制、聚合力,促进产业融合、群众增收、全面振兴。

党建领航“定调子”。以“六好”村级党组织创建为抓手,打造丹江党建“三化建设”示范点,争创“六星”党组织。引导12名党员组建产业党小组4个,聘请“荣誉书记”和“荣誉主任”2名,带头发展猕猴桃、葡萄、中药材三大产业,通过党建引领,把强大“组织力”转化为产业振兴的“原动力”。

组织联建“搭台子”。以打造“商洛药谷”为抓手,成立“农旅康养联合党委”,通过“1+3带10”的模式,深化招商和基地联建,把移民安置点25名党员1000余名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就近带动移民点150余名群众年均增收1.2万元。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拓展药材建园2500余亩,带动周边350余户群众,户均创收2万元。

20240816160622548-31-35b05.jpg_scale_.jpg

20240816160622459-69-c45ab.jpg_scale_.jpg

三产融合“铺路子”。融合发展“农业+旅游”特色产业,把传统种养殖基地打造成集观光、生产、展销于一体的多动能商业集群,重塑“土门公社”品牌,盘活民宿、农家乐2处,建成高峪“千亩香椿基地”1个,七星、土门“荷虾共养基地”2个,长沙沟、七星、土门的“水杂果种植基地”等基地4个,长沙沟电商中心1个、露营基地1处。引进文化名人廖勤俭在民宿打造书画工作室1个,初步形成“一河两岸三产融合示范带”,全镇产业发展路子越来越新、越来越广。

城镇建设“树样子”。坚持一抓到底,沿高速出口拆土房拆猪圈49个,整治脏乱差,打造土门高速出口800平方口袋公园1个,布置文化街区2条。沿土门“三纵两横”街区,实施产业路硬化3条、改造宜居农房109户、更换门头29个,改造学校操场600平方米,提升村广场文体设施增配,建排球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各1个。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12份,发动群众清理乱堆乱放266处,常态化清扫保洁,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产城融合成效进一步彰显。

管理增效“摘果子”。围绕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发挥村精神文明实践站引导作用,在园区开展技术培训3次,志愿活动3次,政策宣讲2次,挖掘辖区能人11名,选聘产业专技4名,带动群众110余户。深化雨丹协作,推进猕猴桃、葡萄等产业帮销,争取招商引资打造智慧园区1处,提升产业品质、科管技术、产品附加值。规范集体经济审计、物资监管,壮大村级收益,增加群众分红,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镇村群众精神面貌不断向上向好。

20240816160622624-86-92a78.jpg_scale_.jpg

20240816160622708-8-43d5f.jpg_scale_.jpg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进落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聚力丹凤高质量发展贡献土门力量。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冯玉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