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8 16:39:39
8月16日下午,2024年榆阳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四期)开班仪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正式拉开帷幕。
开班仪式现场学习气氛热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建华,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以及榆阳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嘉宾悉数出席,与53名“头雁”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这不仅标志着榆阳区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再次扬帆起航,也见证了校地合作深化、共同塑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的坚定决心。
金秋启航,激情共燃
“榆阳先行,‘头雁’领航,共绘标杆。”马建华在致辞中,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在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科技成果及在乡村振兴教育培训方面的卓越成就。并简要介绍了榆阳区在“头雁”项目中的先行探索与卓越成就,称赞其“高位谋划、区校合作、育训结合、综合支持”的榆阳模式,已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马建华表示,本次“头雁”培育紧贴榆阳农业实际,西农大将全力以赴,为学员们提供最优质的教学与服务,期待学员们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头雁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助力,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自2022年起,双方的合作已如春潮般涌动,深入人才培育、科技转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理论教学+返岗实践+成果答辩”的“三段式”培训模式,这一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今,随着“头雁”项目的持续推进,榆阳区已成功培育出多批优秀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引领着乡村发展的新风尚。
接下来,来自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的“头雁”学员代表罗彦如,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学习机会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憧憬:“将珍惜此次培训机会,积极交流,学以致用,不忘初心,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榆阳区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在热烈的气氛中,与会领导向学员代表发放入学纪念卡并授予班旗,标志着以“头雁”项目为翼的校地合作——2024年榆阳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四期)正式启航。
精准培育,再绘标杆
本次开班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雄主持,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头雁”培育事业的热情与期待。
王雄特别提到,西农大针对“头雁”项目创新的“321+N”西农培育模式,将为学员们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培训体验。他勉励学员们珍惜机遇,实现从产业带头人到学员、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从个人生活到集体生活的三大转变,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他还邀请全体“头雁”学员在学校即将迎来的90周年校庆之际,齐聚西农,共襄盛举,展现“头雁”风采。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认为,“实践证明,我们培育‘头雁’的路子走得是对的,第四期我们又在全区范围内选送了53名‘头雁’开展培训,目前‘头雁’队伍已经扩大到了200名,未来总体计划培育300名‘头雁’。届时,将分散在全区各个乡镇,带动900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开班仪式,不仅是对“头雁”项目的再启航,更是对乡村振兴美好未来的深情展望。近年来,榆阳区与西农大携手,在决策咨询、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合作,为榆阳“三农”事业发展精准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通过校地合作,榆阳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国内一些地市探索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贡献了“榆阳方案”,得到了青海、甘肃、贵州等地的学习,这是激活乡村活力的“关键密钥”。
非凡举措,共赴新程
精彩答卷,已经属于过去。
如今,为更好帮助“头雁”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产业发展能力、生产实践能力,以及联农带农辐射能力,榆阳区先后密集出台了服务和激励“头雁”发展的一揽子措施。
榆阳区匠心独运,构建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盟榆阳分会这一高端平台,犹如一座灯塔,照亮“头雁”前行之路;同时,多个驻企“头雁”专家工作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头雁”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智慧与土地深情对话,共绘丰收图景。
政策扶持方面,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头雁”尽享提升耕地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政策甘霖”,建设农产品仓储冷链的坚实后盾,以及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绿色生态红利。每一份补贴,都是对“头雁”辛勤耕耘的深情回馈。
在金融服务上,坚持创新引领,依据“头雁”的带动能力量身定制,最高可达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如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区财政的利息补贴更是“锦上添花”,让“头雁”在创业路上“轻装上阵”。
在激励保障层面,则是打破常规,优先推荐“头雁”成为“两代表一委员”及村级后备力量。这不仅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更是赋予其“政治地位”的崇高荣誉。
……
非凡举措,共赴新程。开班仪式上,李忠宏强调了“头雁”项目的重要性,并对参训学员寄予厚望。他提出了四点希望,要打好自身发展牌、示范带动牌、服务拉动牌、辐射联动牌这“四张牌”。“头雁”们不仅要在技术上带头,更要在政治、思想、产业及致富等多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他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培训机会,提升自身能力,将所学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榆阳区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在“头雁”项目的卓越引领下,榆阳区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勇立潮头,个个争做先锋”的蓬勃景象。广大农民群众深受“头雁”精神的激励,满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与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壮阔实践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奉献。这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乡村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更为榆阳区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的标杆。
在此基础上,榆阳区构建起了一套高效协同的“高位谋划、校地合作、训育结合、综合支持”的“头雁”培育模式。特别是针对项目需求,创新性地引入了“321+N”西农培育模式,该模式通过精准定位、科学规划、系统培训与多元化支持,为榆阳区的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手记:榆阳区再次率先启动“头雁”培育计划,不仅体现了其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决心与高度重视,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如今,榆阳编织出一幅“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壮丽画卷,正以非凡举措赋能“头雁”展翅高飞。
榆阳区的田野间,已悄然酝酿着变革的气息。然而,这条道路并非坦途。经过精心挑选的新一批“头雁”,将带着更高的期望与更重的嘱托,踏上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我们坚信,他们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为榆阳区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闫瑜涛 视频 仵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