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成县:薄荷开启增收“新引擎”

2024-08-20 15:54:47   

8月20日,在甘肃成县镡河乡将利村的百亩河滩地里,村民们挽起袖子,扎起裤腿,正弯下腰身忙碌着栽植薄荷,抢抓农时大战秋种,再创丰收。

20240820155518725-50-f5ce4.png

将利村群众抢抓农时栽植薄荷    田兴文摄

今年以来,成县镡河乡在探索致富新模式过程中,始终把“产业富民”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村集体实际,发挥地理生态优势,开出“致富良方”,积极拓展致富路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促增收,以产业助振兴。

薄荷是一种草本植物,不仅能入药,还是制作饮料、保健品的原材料,种植成本低、耗水少,收益高,市场前景较为广阔。“薄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种、多年收,像割韭菜一样,每年采割三四茬,而且投入少、风险低、见效快,相比于传统农作物,具有明显的优势。”甘肃磐礡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剑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看到薄荷广阔的市场前景,王剑流转了120亩土地,从安徽亳州引进优质薄荷种苗500万株,开始在村里种植薄荷,让50多名村民能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务工。同时,她还尝试发展二三产业,除了薄荷种植之外,还将开展品种选育、薄荷茶加工厂和薄荷饮片加工车间建设,让薄荷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金钥匙”。

20240820155520688-44-77119.png

薄荷栽植中     田兴文摄

“我和妻子已经参加了两天的薄荷种苗的栽植。趁着孩子还没有开学,我赶着挣点零花钱,手做活一天80,很划算!”正在务工的半山村强社银说。

薄荷种植不仅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岗位,村民们可以在采摘薄荷、除草、清园等工作中获得收益。将利村副主任刘小荣说:“正在我村建的薄荷茶加工厂和薄荷饮片加工车间需要大量的人力,据初步计算,临时用工每年都在3200人次左右,带动农户务工收入25万元以上,这样的富民企业给我们当地人增加了一笔不少的收入,算是乡村振兴的贡献者吧!”

20240820155521179-64-7308a.png

沃野再绘丰收景    田兴文摄

薄荷种植作为新兴的特色产业,刚开始,群众并不了解,认为风险大,不敢种植,将利村通过引进公司示范引导,为前来务工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将来为有意愿种植的农户提供种苗,由他们自己流转闲置地块、自己种植管理,公司以订单的方式保底回收,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带动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农业转型提质增效,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产业链延伸上狠下功夫,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出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为促进农民增收开出致富良方。”镡河乡党委书记吴学红说。(刘建军  田兴文)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