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20:11:28
采访扶风创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胡博磊,是暑热还未消退的8月22日下午。
位于扶风县法门镇的合作联社两层办公楼显得高大气派,宽敞的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各类机械,仨仨俩俩的群众前来选购机具。
整洁明亮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锦旗格外醒目:“致富路上不忘乡亲 关键时刻彰显大爱” “农机惠民 功在千秋”……
今年36岁的合作联社理事长胡博磊风华正茂,他黝黑的皮肤,沉淀着岁月的磨炼。
有为青年,立志创业
“我是学校毕业后去上海工作了五年,然后回到扶风创业的。”胡博磊说,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家乡的感情比较深厚,在上海的几年越发认识到这一点,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他决定回家乡发展。
2012年,回到扶风的胡博磊开始寻找创业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他发现当时已经很普及的收割机上,普遍没有安装空调,这对于大热天里往往一整天都在麦地里的农机手来说,简直是煎熬。
凭着在上海工厂里造空调压缩机积累的经验,胡博磊联系采购了一批收割机的专用空调,并在第二年夏收时派上了用场。
“以前人工收的时候几亩地的小麦要忙活半个月,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几十上百亩的小麦,机械化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能把农民从繁忙的农事中解放出来,帮助大家改善生活质量。”通过与农机手的交流,加之自己身处农村的所见所闻,让胡博磊认识到发展农机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
2013年,胡博磊加入到扶风县登科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二手农机销售,同时进行农机具维修保养服务。经过7年的奋斗,他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大。
2020年,胡博磊联合6家农机合作社成立扶风创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联社,同时注册了农机公司。不但为家乡的农民提供优质的农机产品和服务,更是将农事服务延伸到延伸到了西北五省和周边的河南、湖北等地,作业面积达到40多万亩。
不忘初心,心怀感恩
十年磨一剑。农机事业的发展壮大起来的胡博磊,始终不忘初心,心怀感恩,回报家乡。
2021年6月初,时值夏收季节,当地遇到了连日阴雨天气。“当时龙王爷好不容易歇口气,咱们就想着趁这段时间赶紧把麦子收了,但是那几天咱们本地的收割机很多在外地还没有回来,可急死人了。”胡博磊说,“当时正是抢收小麦的关键时刻,但是扶风当地的收割机数量却远远不够。”
紧要关头,胡博磊立即在自己的朋友圈、农机服务群发布消息,连夜从河南、湖北等地协调,调运来了六七百台收割机。“当时啥也没想,就是闷着头叫车(收割机)。”胡博磊感慨地说,“车来了,我就开始到处帮忙,免费给农机手提供住宿和午餐。熬了4天,差不多有3天3夜没睡觉,最后说话都没有声音了。”
胡博磊告诉记者,虎口夺粮,全部的小麦收完之后,村民们为了感谢他及时协调收割机,帮助大家抢收麦子,为他送来了锦旗。
虽然那年的夏收是他经历过的最忙最累的一年,但是每次看到这些锦旗,想到当时一个个亲切的面孔,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近年来,凭借敢拼敢闯的劲头,以及真诚、专业的服务,胡博磊同时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和诸多殊荣:2021年扶风县首届最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宝鸡市青年先锋、宝鸡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宝鸡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市级优秀农民合作社;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社。
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艰辛的努力,迎来了骄人的成绩。胡博磊说:“目前,联社现拥有各类农机及配套设施500多台(套),价值2450多万元,社员达136人,办公场所面积达到500平方米,机械库棚3000平方米。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达2000多万元。”
合作联社现有登科、百诚、方正、红多、鹏鼎、惠泽等6家子社和农百丰1家子公司。其中三家子社开在旬邑、乾县和杨凌,扩大了服务面积。
在经营中,合作联社围绕“发展农机、深耕农业、服务农民、建设乡村”的理念,立足打造“六位一体”的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这一目标定位,积极开展农机销售、维修保养、报废回收、技能培训、保险办理和中介服务等。
胡博磊说,“在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靠的是给社员细致周到的服务。”他用心经营,提升了在当地的影响力,提高了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稳定了农机安全形势,形成了具有扶风特色的“农机+金融+中介+项目+服务”的农事综合服务模式。
合作联社的农事综合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农机具销售、维修、保养;二手农机及配套机具交易;土地深松整地、深翻作业;农田病虫害防治、一 喷三防; 秸秆还田,秸秆回收利用;农机报废、回收、拆解与更新;土地托管、土地流转、代耕代种;农机跨区作业长途运输服务等。
2022年,合作联社及其子社流转土地1100亩,农机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面积12万亩,服务农户10.2万户,成为扶风县颇具影响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之一。
“今年主推的服务技术是茎穗兼收作业,也就是收割玉米不收农户的费用。玉米籽粒收回,秸秆打碎后也收回,不用还田,然后以每吨200元的价格卖到养殖场当成饲料。这样,农户每亩地可以省80—100元的收割费用,1000亩地就省8万元。”胡博磊娴熟地算起了账。
他还联系农机生产厂家,支持合作社社员再发展。社员购买一台27万元的茎穗兼收收割机,农机补贴5.62万元,先支付7.5万元,其余的购机款利用无息贷款,就可以开回来投入使用。正常收割作业,两年就可以挣回来成本。如跨区作业,一年就能挣回来。
“合作联社立足于踏踏实实做事,目标是继续提高技术、完善设施和服务,把农机社会化服务做好,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更大的利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采访中胡博磊诚恳地说。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润田 张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