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陇南武都石门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08-29 11:41:30   

近年来,武都区石门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扛牢政治责任,创新发展路径,激发主体活力,立足长远、结合实际,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0829114222717-9-47b3c.jpg

党建+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支部牵头,党员干部带头,群众投工投劳,在巩固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基础上,逐村分析研判,优化完善项目库,主动对接各级各部门,多方筹措项目资金,全面完成草坝子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新建礼宴中心200平方米,关心关爱服务中心60平方米,集体停车位300个,完善村庄整体服务功能。新修水地坝、小山坪、旱地等3村产业路11.5公里,完成庙上、上白杨河堤治理3.8公里;完成木竹、下白杨2村排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区委“3+6”产业体系发展要求,配合完成青陇现代农业产业园东园区扩建。

20240829114222746-34-6f244.jpg

党建+产业发展,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立足于城郊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镇党委因地制宜,积极谋划,指导各党支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探索形成了“高山药材+杂粮、半山花椒+橄榄、河川水稻+蔬菜”的产业模式,优势产业效能进一步放大,助农增收的效益逐步明显。近年来在江南江北实施了高标准水田建设,通过优化产业路、产业渠,430亩高标准水田喜获丰收,水稻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全年共栽植西红柿、大白菜等各类蔬果8725亩,年产量约8108吨,年产值达2000万元,农田产出高,农作物接茬培育,四季不休,农业产业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20240829114222865-67-1123c.png

党建+社会治理,幸福指数逐步提升。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运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通过线上+线下征集群众意见,了解社情民意,针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通过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等方式,分类型、分情况细化处理,全方位化解群众诉求。全面推行“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完善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小组—网格党员“链条”,将基层党建融入网格单元,将党员积分制管理落实在网格中,在疫情防控、矛盾调处、政策宣传、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充分发挥各网格优势,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20240829114222851-94-36475.png

党建+环境整治,农村面貌显著改善。石门镇位于武都城郊,兰渝铁路、渭武高速、212国道、白龙江等“三路一江”穿境而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宽,近年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形成“党员带头、干群合力、全民参与”的工作局面,扎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干净、整洁、宜居的村庄新面貌,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下一步,石门镇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开辟助农增收新渠道,走出富民强村新路子,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蒋小花)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