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崇信黄寨镇:红牛产业“链”连接致富路

2024-09-09 17:29:06   

金秋时节,走进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远远就听到了一阵阵“哞哞”的牛叫声,循声走近,一个个毛色红亮、体型健硕的红牛正在牛棚悠闲吃饲草,这是黄寨镇白新庄村震兴肉牛生态养殖场。

20240909172944277-40-8ba1f.jpg_scale_.jpg

“目前有1025头牛,明年才能出栏,与广州,上海等商家签订合同,主要以活牛售卖为主,按斤售卖,平均一头牛能卖到13000左右。”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震兴肉牛生态养殖场负责人秦军民说道。

近年来,黄寨镇白新庄村锚定“支部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发展目标,积极引进震兴生态牧业,联结饲草加工车间、“陇东宝”有机肥厂等经营实体6家,健全完善议事协商机制,讨论解决项目建设、红牛养殖、产品销售等重大事项9项,于今年7月建成黄寨镇白新庄村震兴肉牛生态养殖场,助推红牛产业由单打独斗向链式发展升级转变,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20240909172944497-12-fa360.jpg_scale_.jpg

黄寨镇白新庄村震兴肉牛生态养殖场与合作社签订框架销售协议,优先收购本地农户养殖的红牛,带动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解决周边群众稳定就业20人,实现了“产业有发展、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三赢局面,推动红牛产业效益稳步增长。

“我是白新庄村民,养了20多年牛,如今年龄也大了,出去务工也不方便,今年村子建成了红牛公司,我们村里好多人来这里上班,一个月3000元工资,既增加了经济收入也能照顾上家,我觉得挺好的。”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民张生成说道。

20240909172944452-4-3cc7e.jpg_scale_.jpg

在崇信县木林乡大庄村明鑫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王明军正在给牛喂草料,看着牛儿吃得津津有味,他的脸上露出微笑。

有着20多年养牛经验的王明军,从最早的一头牛到现在的200多头牛,他不断改进养殖方法,摸索出窑洞和牛棚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种植饲草、加工、喂养,每一道工序自己都亲力亲为。由于他养殖的红牛体型健美、硕大,每年都会亮相赛牛大会,他指着其中一头体型硕大、毛色红亮的红牛高兴地说道,这是前段时间赛牛大会上的牛王。

“目前有260多头牛,繁殖小牛犊60多头,今年出栏了110多头,效益比较好,前段时间青贮986吨了草料,明年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把红牛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崇信县木林乡大庄村明鑫家庭农场王明军说道。

20240909172944528-42-8f46d.jpg_scale_.jpg

近年来,崇信县按照“塬果川菜整县牛”的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红牛产业全链式发展。先后构建肉牛繁育、饲草供应、市场流通、科技创新、安全保障、社会服务六大体系,搭建形成了支撑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为推动红牛产业做大规模、做强链条、做精品牌奠定了基础。(张文霞)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