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13:01:44
稻“熟”千重浪起伏,金黄一片映秋光。秋天的田野中,沉甸甸的稻谷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在阳光下沉甸甸地闪着金光。站在田埂上远望,稻田被田埂分割成方方块块,在青山绿树映衬间,铺就了一幅秋日金色画卷。
从空中俯瞰,层峦叠翠的山环抱着金色稻浪,田畴黄绿相间,阡陌纵横,色彩斑斓,一片片稻田满目金黄,层层叠叠的稻穗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微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走在大南峪镇花庙村田间地头,连片的稻田褪去青涩,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迎来丰收的盛会。放眼望去,随处可见农民忙碌收割水稻的身影,除了传统人工收割,还有一台台收割机正忙碌穿梭于田间,村民们撑起口袋,一粒粒饱满的谷穗从机器涌入袋中,大家各司其职,一幅丰收盛景图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今年,花庙村共种植了600亩水稻,预估产量约有30万公斤。今年种植的水稻品种是羌穗100,有着成穗大、产量高等优势,而且大米口感不错,收割机一天能收35亩左右的水稻,十天左右便能完成收割工作。”大南峪镇花庙村村支部书记强世岩说道。
稻田内,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随着机器轰鸣、稻浪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应声而落,收割、脱粒、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粒粒金黄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尽收“囊中”。
“近年来,大南峪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三个共同”机制创新、“五美康县”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做大做优生态农业,延伸产业链,深耕“水稻+油菜”综合种植,通过连续4年的“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花庙、郑湾、万家山、李湾、新院等村种植水稻1200余亩,预计产量96万余斤,产值288万元,受益群众达到290户1120人。按照“村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依托康县金稻穗农民专业合作,推出了金稻穗大米、金稻穗菜籽油系列产品,有效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南峪镇副镇长田博说道。
金色稻田盛景与远处的绿水青山、古宅村落相得益彰,远眺之时,稻田更显广袤壮观,金灿灿的稻谷与丰收的喜悦相互交织,呈现出一派“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田野“丰”景。(张盼盼 豆盼盼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