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11:05:28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金灿灿的黄桃挂满枝头、五颜六色的葡萄犹如玛瑙……金秋时节,徜徉于古豳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稻谷飘香“话丰年”
走进陕西省旬邑县马栏镇“稻渔丰景 七色农田”农旅融合示范基地,颗粒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泛起稻浪,汇成金色的海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于金黄的稻田里;工人们忙着下谷、转场、装车,现场一派火热的景象。
“今年稻谷品质总体提升,预估亩产精米300余斤,收获总量60余万斤,总收益1200余万元。”据基地负责人丁永飞介绍,收获的稻谷将被运往工厂进行烘干、脱粒、筛选、包装,而后投入市场。除出售精米外,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米也将被加工成米酒、米醋、米粉等产品出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目前,基地种植水稻2000亩、其他作物500亩。水稻品种以稻花香1号、2号为主,养殖稻花鱼、稻田蟹5万(尾)只,构建稻、鱼、蟹生物循环共生模式。同时,试验种植油菜、油葵、荞麦、花生、芝麻、高粱等六色作物,与稻田同绘七色田园画卷,让游客身处七色农田,体验农耕乐趣。
黄桃成了增收致富“金果果”
近日,旬邑县城关街道留石村都市近郊农业示范园迎来了黄桃大丰收,金灿灿的黄桃挂满枝头,扑鼻而来的香甜吸引着游客们驻足采摘、拍照留影,村民们在果园忙着采摘、运果、分拣、装箱……
“今年黄桃长势喜人,产量高,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元,既可以照顾家人,又能增加收入。”正在装箱的任芳芹喜笑颜开地说道。
“我们2019年开始种植黄桃,如今示范园年产优质鲜果可达40万斤,产值可达8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业。”据都市近郊农业示范园负责人王二龙介绍,目前示范园已建成农旅融合发展综合体,果实成熟的季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感受田园之乐。
在城关街道办的政策引导支持下,示范园还引进种植车厘子、蜂蜜李、秦脆苹果等多种精品水果达360余亩。示范园除吸引游客采摘外,还积极联系客商、大型商超等,做好产销对接。王二龙透露,“今年来自四川的客商一次订购10万斤,陆续还有大批量线上订单,几乎不愁销路。”
“城关街道将持续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做文章’,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强化联农带农机制,真正让特色产业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大引擎,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永军表示。
五彩葡萄“串”起甜蜜生活
9月26日,笔者走进旬邑县土桥镇胡同同村怡泽岚农业家庭农场,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映入眼帘,二十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收,游客们也在葡萄园里精挑细选。
土桥镇地处渭北高原黄土塬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对于葡萄种植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我们的葡萄品质优良,不愁卖,不管是来收购的客商还是来园子采摘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回头客。采收工作从九月中旬开始,预计到十月中下旬结束,目前正值采摘黄金期。”农场负责人王勃勃说道。
笔者在农场里看到,葡萄种类丰富,主要有红提、蓝宝石和阳光玫瑰。“我特别喜欢这里的阳光玫瑰,不仅甜,香味还很浓。”提着篮子采摘的游客王月如是说。
小小葡萄带来了大大的收益。据王勃勃介绍,“目前农场面积为150亩,平均亩产量约4000斤,年销售额约150万元。葡萄园不仅给我带来了收益,还带动了附近的就业,每年大约20万元的劳务支出。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村里的农户合作,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近年来,旬邑县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县目标,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探索出一条“一镇一策,一村一品”的产业振兴之路,培育壮大多元化农业特色产业,全方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刘亚妮 于佳敏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