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09:09:55 郭灵敏
“要说这近十年家乡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的感受,咱们老百姓最能真切体会到。”六安市舒城县汤池镇留览村村民说。“四好”农村路“架起”了群众心中的连心桥,困难群众救助政策“搀扶”弱势群体走出“泥淖”;中小学课后服务更是“丰富”了学童的业余生活......这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好”农村路“架起”群众连心桥
走在平整的水泥马路上,我们的心情也是舒畅的,因为从前拜年只能徒步前往距离近的亲戚家,走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现在,政府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进一步把咱们的乡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尤其是其中的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实实在在解决了广大群众“出行难”问题。村民们得到了实惠,也自发参与到道路管护过程中,近来连日高温,很多村民不惧酷暑主动给新修的道路泼水降温,并检查破损情况,积极参与道路养护。大伙齐心协力支持道路修建,真正的让“四好”农村路“架起”群众心中的连心桥。
困难群众救助“搀扶”弱者走出“泥淖”
我的大女儿自幼双耳有严重听力障碍,要依赖助听器才能正常上学、生活。而我本人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个孩子,我放弃了外地打工的机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陪伴两个孩子,孩子上学时在村内打打零工,但是就是这样,生活依旧很窘迫。村里得知我家的情况之后,为我家申请了困难群众救助。一年可以领取低保补助一万多元,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残疾人护理补贴一千多元,以及其他补助,这些救助政策“搀扶”我们一家走出“泥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中小学课后服务“丰富”学童业余生活
我的两个孩子自小就没有母亲,对于又当爸又当妈的我来说,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的同时又要辅导作业着实让我很是头疼。现在好了,去年下学期,中心校推出了课后服务,今年党和政府又将中小学课后服务纳入民生实事,解决了我不少烦心事和揪心事。孩子每天放学,就能在学校老师的辅导下把作业完成,老师还能针对每个孩子的弱项查缺补漏。空余时间也能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也着实为我们家长解决了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