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14:13:35 岳艳
(岳艳 全媒体记者 陈小文)10月10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贺延从四个方面重点介绍市场监管局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的工作进展情况。
据贺延介绍,2024年年初,渭南市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项目,全方位部署、高标准推进。各相关部门、县市区紧贴创建目标,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出台政策,坚持上下一盘棋,压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确保创建任务落地见效。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有效提升
聚焦省、市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创建期内共有49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10家企业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1家企业获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凸显
开展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及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对在渭3所高校和7家科研机构400件存量专利进行盘活入库,截止目前入库率达到了100%。举办富平奶山羊乳制品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成果发布会,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助力渭南高新区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白水县白酒酿造产业发展项目,为创新主体提供科学指引,推动专利导航、公共服务与地方产业决策深度融合。
地标商标品牌价值全面提升
立足渭南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大荔冬枣、富平柿饼、潼关肉夹馍等区域知名品牌,扎实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推动知识产权品牌与县域支柱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渭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打造“华山”等系列商标品牌,促进知识产权与文旅产业特色发展,提升知识产权附加值。
主动融入重大战略规划,围绕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精准对接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需求,加大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高价值发明专利359件。连续三年举办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渭南分赛,共有6家企业晋级全省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奖企业总数居全省第二。
不断完善渭南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网点和国家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的作用,促进平台载体资源共享和融通发展,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精准化免费服务和指导。截至目前,已对全市 3600余件临期商标进行了检索,完成各类信息检索10700余次,形成检索报告50份、分析报告25份,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信息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