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16:50:23
眼下,正值“三秋”大忙时节
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迎来销售旺季
今年选的玉米种子不错,获得了丰收。趁这几天有空,我赶紧来买小麦种子和肥料。”9月30日一大早,西安市临潼区何寨街道何寨村村民王辉来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综合服务社购买农资。
何寨村集体经济组织综合服务社内,前来购买化肥、种子的群众络绎不绝。何寨村党支部书记王朝帮助村民选择适合的种子,并根据村民使用反馈情况配给化肥。
“8亩地就先订10袋氮肥、5袋尿素、100公斤种子。”
“好的,马上送到。”
王辉订完货,何寨村党支部委员刘磊和党员志愿者很快就把物资送到了王辉家。
何寨村现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957人,耕地面积3900余亩,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4月,何寨村通过党支部领办何寨村集体经济组织综合服务社,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构建起服务全村农户的互助合作综合体。
“现在每天至少要送货上门15吨农资。截至目前,服务社已向村民供应化肥500余吨、种子5万余公斤。”王朝说,何寨村结合自身条件,成立了西安市临潼区禾田农业有限公司,大力推广“党支部+服务社+公司+社员”发展模式,为村民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服务,并根据公司经营状况按股分红。
聚焦基层“小切口”,做实乡村治理“大文章”
“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大家讲排场、摆阔气,攀比心理非常严重,几百上千的‘份子钱’成为生活负担。”村民安淑英说,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不仅遏制了攀比之风,还减少了因人情往来带来的矛盾,让大家省心又省钱。
“如今在何寨村,从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等大事要事,到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民生小事,都可以搬到台上说、拿到会上讲。到底怎么干,大家商量着办。”何寨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普兴介绍。
在总结何寨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何寨街道通过党支部牵头引进项目,建立“集体经济+企业+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在庙柳村、圣力寺村分别发展兔子养殖和大蒜种植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其中,庙柳村兔子年出栏量可达50万只,常年固定用工20人以上;圣力寺村的大蒜种植产业带动该村100余名劳动力就业。
何寨街道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何寨村以成立红白理事会为切入点,用好“党建+力量整合”“自治+网格管理”“法治+多元调解”“德治+文明创建”四项机制,助力乡村治理水平再提升;在庙柳村以“双组共建”为切入点,建立《双组共建板凳会协商议事制度》,广泛汇集民智,推动解决民生实事,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截至目前,在各街道、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努力下,全区22个街道215个村共策划包装189个项目,其中,资源盘活型项目31个、合作经营型项目50个、服务创收型项目34个、产业引领型项目74个。”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军鹏说,临潼区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壮大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