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15:23:06
“第一称,等级中桔四,重量11.4公斤。”
“第二称,等级中桔二,重量12.3公斤……”
10月15日上午,在南郑区新集烟站收购现场,随着一筐筐金黄色的烟叶被分级验收、称重入库,标志着南郑区两河镇炉河坝村烤烟交售工作正式启动。
“辛苦了大半年,今天终于有收获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巫通军从货车上搬下一捆捆烟叶,高兴地说。
当天,该村共交售烟叶1675公斤,销售金额4.7万元。
炉河坝村位于南郑城区西南方40余公里的深山里,有耕地面积2087亩,因耕种条件不佳、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等原因,村内有不少耕地常年处于撂荒状态。
今年年初,两河镇积极落实耕地保护任务,在该村开展了撂荒地恢复工作,共计复垦耕地46亩。
为有效盘活土地资源,镇村干部多方考察商议后,决定以“五个农业”为抓手,实行“党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烟技能手+脱贫户”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将复垦耕地和周边其他30亩土地一并流转建设粮烟一体化种植基地,试点开展“烤烟+大豆”复合种植。新建标准化烤烟烘烤工坊和分拣车间,聘请烟技能手负责田间管理,吸引村民到基地务工,蹚出一条产业发展、粮食稳产、群众获利、村集体增收的“共赢”之路。
“村里有个产业还是好哇,不然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哪能挣这么多钱呢!”今年73岁的脱贫户程银举有空就到基地打零工。一个烤烟季,夫妻二人工资收入达2.2万元。
烤烟种植全周期共吸引30余户村民前来务工,累计发放工资18万余元,带动28名脱贫群众人均增收4千余元。
经过测算,待烟叶全部售完,该村将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与烤烟套种的大豆也能实现亩产100余斤。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损失了一些烟苗,但好在烟叶烘烤设施先进挽回了部分损失,明年我们将按照镇上‘粮烟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统一部署,全面推行‘烤烟+农作物’复合种植,既保粮食又保增收,村集体和老百姓的致富路将会越走越宽。”巫通军说。
通讯员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