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07:43:20
10月16日,位于安康畅运动漫科技有限公司黄沟工厂的生产车间,只见七十余名训练有素的工人在车床上专心致志地工作,员工张厚娜一边用手按住布料,一边脚踏缝纫机,线轮飞转,机器嗡嗡作响。
“以前要带孩子根本没法出去上班,现在厂子开到家门口了,不仅能接送孩子上下学,每月还有工资拿!”张厚娜说。
张厚娜家住汉滨区建民街道黄沟社区,家中两个孩子分别在公司斜对面的黄沟培新小学,及公司隔壁的黄沟第一幼儿园上学,每天上班前先送完孩子然后在到厂里上班,孩子放学后在接到厂里一块儿吃饭。
张厚娜能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得益于政府牵线搭桥,“曾经孩子放学我还没下班,没人照应孩子,只能锁在家里,我上班时心里也是牵挂,“两头牵”“两头”都受影响。如今厂里有了妇女儿童之家,有专门供孩子学习、娱乐、吃饭的地方,孩子放学我接到厂里面,既能照应孩子,也能赚钱,真是方便多了。”张厚娜一脸激动嘴角上扬地说。
张厚娜口中所述的“妇女儿童之家”是建民街道为提质增效推进妇联组织建设成果向纵深发展,在其工厂里建立了生活娱乐区、书香阅读区、巾帼风采区等多功能的“妇女儿童之家”,使女职工和子女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着力把“妇女儿童之家”打造成“温馨之家”,成为了妇女儿童喜欢的“悦享空间”,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们通过发挥能人带动就业、社区工厂安置、强化行业服务、自主开发公益岗位实现辖区群众多渠道、多样态就业,为全办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建民街道原社保站站长汪建国说。截至今年9月底,全办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18520人,其中已脱贫户、“三类户”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392人。
能人带动赋能
“农忙在家务农,空闲了我们不定期组织富余劳动力赴西安、汉中等工地务工,时间自由,方式灵活,全年能达100多人次。”建民街道新联村支部书记周四银说。
围绕全办稳岗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建民街道充分发挥本土能人大户蝶变聚能效应,通过能人大户带动辖区内外企业、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朋友圈”,组织劳务输出“稳就业”,其中连续五年以上稳定就业近7000人。2024年申报一次性交通补贴968人,兑付资金43.56万元。
63岁的刘瑞满家住忠诚村,自忠诚园区建成以来,他便跟随着家门能人刘瑞红端上了“铁饭碗”,有了稳定的收入。“天晴下雨都有活揍,平均一个月能拿上4000多块钱”。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全办各类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发展农业园区15个,村级合作社29个,家庭农厂8个,通过联农带农政策引导,发动辖区群众就近就业3600余人。
社区“筑巢引凤”
“为解决工厂工人吃饭蔬菜供应,协调腾出一块菜园!”, 建民街道红云村党支部书记王杰说。黄石滩社区工厂位于红云村,没有城市的便利化配套设施,从引入企业开始,办、村干部就着手协调解决厂房扩建、用水用电、人员吃饭住宿等系列问题。
近年来,建民街道为解决社区搬迁群众就业,大力引入企业入驻社区工厂,持续跟综服务当好“店小二”,参与开展降费报税、组织招工、产品运转销售等环节,让企业及时落户、工厂及时运转开工,让企业多盈利,群众就业更便捷。全办先后共引入10家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其中2024年就增了3家社区公厂,提供就业200多个。
“从社区招录了36名保洁员、保安公益岗位到社区物业公司,物业公司每人每月减轻600元负担!”长岭社区居委会主任肖西平说。
长岭诚信路社区现有劳动力2431人,已实现就业创业2265人,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每户平均就业2人。“先后引进乐秦佳毛绒玩具厂等4家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吸纳就业1000余人,带动社区群众就业364人。”长岭诚信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胡铭国说。
行业精准施策
“分批次组织群众参加岗前培训人员410人,职业技能培训230人,创业培训80余人”。长岭诚信路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建立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搭建起群众稳岗就业的“连心桥”。收集上级人社部门发布信息、劳动市场用工情况、辖区企业用工状况,及时向各村、社区推送,要求村组干部入户宣传。
在“供”上挖潜力。加强用工信息资源搜集整理,全办村(社区)发布就业信息20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筛选优质用工信息通过25个村(社区)干部入户宣传,动员符合条件群众就业。在“需”下做文章。利用干部入户走访,精准摸排农户务工信息,掌握劳动力技能状况,汇总由各村每月上报社保部门。在“技”中谋出路。全面征求群众培训意愿,“点对点”、订单式开展培训,帮助劳动者吃上“技能饭”。
末端政策兜底
家住八树梁村一组的陈忠阅,精神三级残和年老多弱的母亲一起生活,门前屋后还种了几亩田地,虽然享有单人低保,但收入仍然不够开支。
“怎么办?”。包户的办事处社保站干部在村‘四支队伍’会议上提议开发特设环卫公益岗,在家门口上班,低保金加上公益岗位1200多元,基本解决了两人的生活经济问题。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建民街道现有脱贫人口1581户5604人,“三类户”273户1042人,对困难家庭无法外出就业、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全办共自主开发、配置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655个,保障脱贫户一家至少有1名人员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下一步建民街道党工委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引领,强化就业服务保障,拓宽富民增收新路径,推动辖区更多群众实现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民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相军说。
通讯员 王刚 胡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