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十国外籍专家走进神木 在石峁遗址读懂中华文明

2024-10-21 08:24:24   

10月17日,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10国外籍专家走进石峁遗址和石峁博物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体会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十国外籍专家走进神木 在石峁遗址读懂中华文明

外籍专家打卡石峁博物馆

远看是山,近看为城。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位于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被誉为一项“石破天惊”的重大考古发现。

石峁遗址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城内有城防设施、工事建筑、大型墓地及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彩绘壁画等珍贵文物,反映着4000年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十国外籍专家走进神木 在石峁遗址读懂中华文明

石峁遗址

在石峁博物馆内,展出的精美玉器、独特的陶器、动物头骨等文物映入眼帘,聆听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外籍专家们透过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看到石峁人在建筑技艺、艺术创作、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非凡智慧与才能。

“真的匪夷所思,难以想象在4000多年前,黄土高原上就已经有了如此规模庞大的城市,而且出土的这些陶器是如此的精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国籍专家苏瑾萱说道。

十国外籍专家走进神木 在石峁遗址读懂中华文明

外籍专家在石峁博物馆参观

十国外籍专家走进神木 在石峁遗址读懂中华文明

石峁博物馆镇馆之宝——“神面纹石雕”

在石峁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的“神面纹石雕”,吸引了外籍专家们的目光。这件石雕长达2.5米,重1吨以上,出土于大台基南护墙的墙基部位。结合皇城台出土的陶鹰,考古专家推测该石雕可能也具有表意功能,生动展现了石峁先民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

“石峁遗址向我们展示了4000年前人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这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趣的。”在参观完石峁遗址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墨西哥籍专家伊维特表示,这座遗址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和繁荣,更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她深感震撼。同时,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在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4000年前的岁月仿佛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石峁的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座宏伟的城池,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明。

如今,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石峁遗址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缓缓苏醒。中华文明何以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道路?石峁遗址通过这些藏在石头里的“秘密”,为后人埋下了答案。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张慧慧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