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22:26:11 康伟 王保明
在马铃薯种植领域,重茬种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由此产生的如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剧、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等问题也尤为突出。但是在靖边县红墩界镇圪洞河村有一大片农田,这里已经连续五年种植马铃薯,而且不惧重茬,甚至还宣称要实现产量的稳定和品质的提升。这究竟是天方夜谭,还是确有其事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一探究竟。
来到红墩界圪洞河村程永福的马铃薯种植地里,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轰鸣的收割机正在田地里穿梭,一颗颗硕大而饱满的马铃薯从地里翻出来,上百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打包、分拣、装车。这显然是一场丰收,与我们印象中重茬种植后因土地贫瘠而产量减少的场景大相径庭。
程永福说:“这块地我连续种马铃薯5年了。一开始亩产4.3吨,去年每亩产马铃薯4.8吨,今年应该也差不多。”
为了准确评估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程永福已经连续四年邀请农业专家对这块地进行测产。这不,今年又邀请了两位专家,看看专家怎么说。
榆林市马铃薯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刘肖说:“底肥主要施了泥炭腐殖酸作为有机肥,这个生物菌种对疮痂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过5年的种植,疮痂病零星有 ,不是很严重,产量较去年略有下降 。”
据了解,该地块种植的V7和垄7品种马铃薯从2020年到2023年亩产分别为4.81吨、4.01吨、5.02吨和4.5吨。由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产量都超过了4吨。今年同样种的是垄7品种,为何就少产500公斤呢?
刘肖说:“今年采取的技术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三种肥料后置施肥,种植时没有施底肥,马铃薯需要的氮磷钾都是后期补进去的,今年前期干旱,产量略低于去年,今天测的这块儿地产量基本能稳定在三吨半到四吨半左右。”
红墩界镇圪洞河村的马铃薯种植,为农业种植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它证明了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即使是重茬种植,也能够实现马铃薯的稳定产量和品质提升。这不仅为种植户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种植思路,也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