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19:12:58
10月27日,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旱区种业创新发展交流对接活动在陕西杨凌举行。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河南省南阳市科学院与河南濮阳新阳种业有限公司达成了小麦新品种“西宛151”的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
“西宛151”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南省南阳市校地合作建立试验站育成的第一个国审高产抗病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作为是校地合作育成小麦品种的典范,对于提高我国小麦主产区产量及改良品质将发挥重大作用。
“根据这几年的大田表现,‘西宛151’这个小麦新品种具有大品种的特质。接下来,我们会大力推广‘西宛151’,为农民增收、种业发展贡献力量。”河南省濮阳新阳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中雨介绍,“西宛151”我们公司已经跟踪了6年时间,今年在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
小麦新品种“西宛151”大田表现
“西宛151”在生产中高抗条锈病,高产强筋,优质抗病兼具,成功实现了高产优质抗病同步改良育种目标,为解决我国小麦生产上一些产区因病虫害多发、重发等因素导至的单产不高、品质不优“卡脖子”问题提供了“南阳方案”。
今年6月份,“西宛151”通过国家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填补了南阳市国审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空白。该成绩的取得,是“校地合作”模式的成功典范,南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
小麦新品种“西宛151”观摩会现场
河南省南阳市科学院院长袁璋博士介绍,2015年,南阳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共同筹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阳小麦试验示范站。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学者团队和南阳市科学院小麦研究团队的联合攻关下,历时9年精心培育,成功选育出小麦新品种“西宛151”。
袁璋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南阳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河南小麦生产大市,双方的合作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为南阳小麦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要加大‘西宛151’的推广力度,力争通过2-3年的推广应用,让‘西宛151’成为南阳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为南阳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品质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支撑。”袁璋表示。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耿苏强 郭媛媛 李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