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09:15:31
黄酒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更是承载着中华厚重的文化历史,以其酒性和顺,酒味纯美,酒体丰满著称,而这些耀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厚爱”。在长安区罗汉洞村有这么一位“厉害人”王荣坡,他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事酒酿造技艺第二十代传人,他采用流传千年的“关中事酒酿造技艺”,酿出的黄酒让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王荣坡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事酒酿造技艺第二十代传人、古法黄酒制作技艺传承人。从十五岁随父学艺至今,三十多年以来继承祖辈经验并加以创新改良,以自己的经验、技艺和热情打造出了口感独特、高品质黄酒。
王荣坡告诉记者,黄酒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错,否则,黄酒的味道就不正宗。一坛黄酒的制作,从选料、洗米、浸泡、蒸煮、冷却、拌粬、发酵等需要十几道工序,全部几乎是靠人工来操作的,整个酿酒的过程历时60天。黄酒的选料特别有考究,酿造黄酒的过程中,每个环节也都十分的关键,一旦疏忽,就可能影响黄酒的品质。
有好的原料,还要有好的工艺。为了保证黄酒的质量和口感,王荣坡不仅严格控制酿造的每一个环节,还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和方法。他告诉记者,酿造黄酒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艺术活。需要不断追求卓越,才能酿造出最好的黄酒。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事酒酿造技艺第二十代传人、西安市长安区西都黄酒酿造厂生产厂长 王荣坡:黄酒的选料很讲究,这个米要选用本地的优质糯米,要经过10个小时的浸泡才能进锅蒸,每次蒸煮大概需要2到3个小时,才可以把米蒸熟。(在蒸的过程中)需要一直翻,如果不翻的话它熟不了,会夹生,现在只要蒸汽把米打过之后就可以不翻了,关键的地方就是要把米翻到,让汽全部把米打一遍才可以。100斤米能做出来150斤左右酒。如果米蒸不好的话,酒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酸,酒的味道就不好了,很影响酒的口感。
如今,黄酒作为优秀的传统产业,迎合了现代人文明、健康、快乐的饮酒理念和趋势。长安区西都黄酒酿造厂所产黄酒的精酿品质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如今已成为许多人走亲访友、送长辈、馈赠友人的伴手礼佳品。
顾客 姚战权:喝黄酒对人的身体有益,我妈每天晚上睡前喝一点,一喝她睡眠质量好,所以我经常来光顾。
王荣坡精酿出的黄酒坚持以秦岭山泉水、优质糯米为原料,主打“0添加”,着力酿造纯正、醇香、配料干净的精品黄酒,打造出了独属于长安的“润长安”黄酒文化品牌。作为一家集黄酒生产、研发、销售,将古法传统工艺与创新相结合的酒厂。自2023年成立以来,酒厂就把黄酒产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工技艺上常做常新,在品牌打造上精益求精,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西安市长安区西都黄酒酿造厂总经理 胡成毅:我作为黄酒的发起人,黄酒是有历史、有典故的一个酒,我就跟几个朋友和非遗传承人对酒的长远发展打成了一个共识。目前规模不是很大,但我们是有想法的,平稳过渡一两年,大家认可以后能有一个长远的发展。酒的浑身都是宝,比如说下一步的深加工是否能带动当地的民宿、旅游业的发展,是否能和当地的群众融合到一块去,能带来更好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初衷。下一步,随着酒的品质得到大家认可以后,我们会逐步的扩大规模,招更多的社会人才,包括当地村民和应届毕业生。
经由岁月洗礼的古老技法,通过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代相传,由此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被社会、大众甚至被年轻人所认可、所喜爱,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李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