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聚焦农高会 | “一田多收”绘就好“粮”景

2024-10-29 12:08:16   

一次插秧可以连续收获多茬稻米!10月25日,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在陕西杨凌启幕。在位于农高会D馆的华大万物(华大集团全资子公司)展位上,多年生稻吸引了众多参展客商和参会群众的目光,纷纷上前一探究竟。

多年生稻,顾名思义是一种在一次种植后能够进行多次收获的水稻品种。“该品种与传统一年生水稻相比,只需要种植一次,就可以连续免耕收获多年,像韭菜一样实现‘一种多收’,可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匮乏问题,并大大节约农民的生产成本。”华大生物多年生项目总监宋峰峰介绍道。

微信图片_20241029084949

据了解,多年生稻是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以长雄野生稻为父本、亚洲栽培稻为母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结合华大集团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原创性地培育出的优良品种。

宋峰峰说,多年生稻的出现,实现了稻及粮食作物育种领域的一项“0到1”的理论和技术突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技”的有益探索。2022年,华大与云南大学签订了多年生稻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助力新品种造福于民,造“富”于民。

展位上,宋峰峰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多年生稻的“一种两收”模式每年可节约成本投入约600元,按推广1亿亩计算,可以为社会节约成本600亿元,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微信图片_20241029084957

除了国内,国外多地也陆续开始尝试引种多年生稻。2023年初,马达加斯加引入多年生稻,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平均产量超600公斤/亩,极大地节省了各项成本。今年年初,在布隆迪也已成功培育出第一批多年生稻秧苗。

“随着多年生稻技术在非洲多个地方的落地推广,当地的水稻产量也逐渐增加,中非友谊在一次次农业合作当中越来越紧密,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宋峰峰说。

此外,多年生稻具有免耕生产特性,每年每亩还可固定二氧化碳20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54公斤、增加土壤全氮0.061公斤。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多年生稻将在生态农业中发挥碳中和效应,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与此同时,华大万物带来的多年生饲草玉米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多年生饲草玉米可以实现种植一株分蘖一堆,种植一次多年收获,既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饲草资源,也为我国坡耕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宋峰峰说。

微信图片_20241029084954

多年生饲草玉米具有“免耕、免种”特性,可亩产鲜草8-10吨。相较于青贮玉米,每年每亩经济效益可提升1200元,降低养殖户的饲养成本10%,促进养殖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此次农高会上,华大万物着重展示了在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自主工具技术、定制化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与合作。宋峰峰说:“后续,我们要在国内更多适宜省份完成多年生稻的审定,同时,在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加大推广力度,让多年生稻‘落地见效’。”

10月26日,在杨凌农高会全球推介会暨农高会集中签约活动上,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华大集团(华大万物母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高会上,一粒粒小小的种子乘风破浪、迈向世界,让一片片肥沃的田野芳华无限、希望满满。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谷幸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