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09:31:39 方海燕 付梦林
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蚌埠市蚌山区淮河社区中心文化广场社区始终秉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宗旨,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拓宽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渠道。通过整合优质社会调解资源,精心打造“检察驿站”,将法治的力量延伸至百姓家门口,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培养“法律明白人”,传播法治理念
文化广场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提升居民的法治素养是建设法治社区的基础。为此,他们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经验丰富、法律知识渊博的法官深入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法律咨询、法律知识讲座和典型案例解析等。法官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复杂的法律条文,将其转化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为居民答疑解惑。这种贴近群众的普法方式,不仅搭建起了法律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更让法治观念如春风化雨般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居民们逐渐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为和谐社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联动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社区党委积极推动“法官+社区”联动调解模式,开展“说法+明理”活动,致力于为民解忧。通过搭建高效的议事协商平台,让人民调解真正走进居民生活,融入百姓日常。针对居民反映的诸如屋顶漏水、债务纠纷、外墙瓷砖脱落等各类问题,社区及时组织召开社区微法庭,邀请法官进社区指导调解。凭借专业的法律指导和耐心的说理劝解,许多纠纷在诉前得到了妥善解决,成功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生动践行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工作理念,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基层治理
下一步,文化广场社区党委将以服务对象的差异和司法需求为导向,开展个性化、定制式服务,不断推动“检察驿站”与社区治理工作的深度融合。社区工作者将更加主动地靠前倾听民声、掌握民情,积极参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进一步拓展法律监督工作的触角。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家门口,真正从源头上促进矛盾的化解,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始终坚持以最优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让法治的阳光普照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居民在法治的保障下,过上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