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10:26:34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先进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创新力量。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正汇聚起创新的洪流。
10月28日,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上,水发浩海(青岛)环境有限公司与陕西安能赛设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参展的数字智慧方舱技术,实施科技创新、数字赋农,在推进食用菌的全产业链智慧化,助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中激活了向“新”力。
科技赋能,让小菌菇更有“科技范儿”
数字智慧方舱,这一高科技新型设施农业智能装备,通过创新的网格或层架立体种植模式,极大拓展了栽培面积。每个方舱占地面积仅为30—50平方米,却能容纳高达4200—5000个菌包,实现亩产100吨的惊人产量。
该方舱集成了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并依托5G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对菌菇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CO₂浓度及养分进行精准控制。AI智能系统还能自动匹配生长模型,为食用菌提供最适宜的人工环境和养分供给,从而显著缩短生长周期,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全年无间断的高产输出。这一技术引领着食用菌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循环化和标准化方向大步迈进。
创新引领,让小菌菇更加“活力十足”
传统农业生产常与“低利润率”相伴,但数字智慧方舱却打破了这一困境。围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数字智慧方舱让菌菇不仅“长得多”,还能“卖得好”。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方舱项目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户探索“方舱种植+大棚种植”的轮作新模式,构建了涵盖菌菇品种选育、种植、加工、产品研发、品牌销售以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目前,数字智慧方舱项目单个菌舱可年产秀珍菇20吨、金耳10吨,已在山东、甘肃、宁夏等多个省市自治区成功落地运营,迈入了“规模化发展、全国可复制”的崭新阶段。
数字驱动,让小菌菇更具“无穷蘑力”
在当今社会,“一荤一素一菌菇”已成为公认的最佳饮食结构,食用菌市场潜力巨大。数字智慧方舱作为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的产物,展现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特征,是新发展理念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典范。展望未来,水发浩海(青岛)环境有限公司与陕西安能赛设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以杨凌示范区为载体,重点拓展西北市场并拉动国际市场。他们将进一步提升种植环境的控制技术精准度和种植品种的多样化水平,以科技之翼助力食用菌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数字智慧方舱技术的问世,不仅为食用菌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更为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创新成果,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申小燕 闫瑜涛